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出城,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在左思右想、百般權衡之後,柳雲燕還是放棄了以死相抗的念頭,萬念俱灰的聽由張燕的擺佈,等待著那未知的命運一步步向自己逼近。
柳雲燕在那裡為是生還是死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張燕這邊卻是心情輕鬆的與自己手下一起等待著天光放亮、等待著自己此次北上行動徹底出現轉機的那一刻。
冬天的黎明總是來得那麼晚,直到卯時初天色才漸漸亮了起來。隨著旭日東昇,帶領數名探子在柳雲燕住處旁邊那座空宅等了兩個多時辰、幾乎是徹夜未眠的施然一翻身便從空宅裡一張破舊的桌案上跳到了地上,趁著左鄰右舍還未起床的空檔,帶著那幾名探子悄悄的出了空宅,並立即分散,向著各個不同的方向行去,開始按照預定計劃行事。
隨著日頭越升越高,街上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約莫到了辰時初的時候,一輛寬闊高大、顯然是從“大通商行”下屬車馬行租借來的四輪馬車在車伕的驅使下,緩緩行駛在與槐樹街相交叉的那條街道上,並最終停在了正對槐樹街的那座茶肆跟前。
趕車的車伕停好車,便大搖大擺的走近茶肆吃早飯、喝早茶,全然沒有注意到自己所駕駛的四輪馬車停靠的位置正是槐樹街的街口,寬大的車廂將整個街口堵了個嚴嚴實實。現在,除非有人刻意繞過馬車往街巷裡觀望,否則的話,沒有人能夠看到槐樹街上發生的任何事。
就在趕車的車伕悠然自得的在茶肆裡吃早飯時,茶肆往北不遠處,兩名年輕後生不知因為什麼事情突然起了衝突。兩人剛開始時只是小聲爭執、可很快便因為意見不合而變成了大聲爭吵,並最終將唇槍舌劍發展成了拳腳相加、大打出手。
在這個時代,街頭鬥毆、特別是赤手空拳的肉搏,向來都是人們圍觀的最佳選擇。於是,隨著兩名年輕後生之間的打鬥愈演愈烈,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以至於將周圍幾條街上的閒人都吸引了過來。
就在眾人興高采烈圍觀街頭鬥毆“好戲”的時候,兩輛非常普通的馬車從槐樹街另一邊的入口悄然駛了進來,停在了柳雲燕家的大門口。車子剛剛停穩,柳宅的大門便應聲而開,“飛燕堂”的探子們在張燕的指揮之下,迅速的將被餵食了迷藥、昏睡不醒的柳雲燕母子及丫環僕役等一共七個抬上了兩輛馬車。待最後一名“飛燕堂”探子上車之後,隨著車把式一聲低低的吆喝,兩輛馬車齊齊調頭,像來時一樣悄然而去。
就在兩輛運送柳雲燕家人的馬車駛離槐樹街後不久,那名駕駛四輪馬車的車伕也一邊抹著嘴,一邊從茶肆中走回車上。隨著一聲清脆的鞭聲響起,寬大的四輪馬車重新上路,轆轆向南而去。與此同時,在茶肆的另一個方向,兩名鬥毆的年輕後生也在不知是誰發出的、“警察來了”的大喊聲中住了手,各自捂著青腫的臉頰一頭扎入因為害怕被巡街的警察當成妨礙通行、聚眾鬧事的不法之徒給抓到縣衙門裡去進行遵紀守法教育而四散的人群,一轉眼的工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押解柳雲燕家人的馬車在潞縣城內轉了一會兒,在確認無人跟蹤後,這才調轉方向,藉著城門口處那些城管隊衙役們嚴進寬出的檢查制度、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順利出了潞縣東門,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最終在劉主事等人的接應之下,駛進了位於潞縣城南的那座荒廢的道觀之中。
將柳雲燕一家關押到荒廢道觀之中並不意味著行動就此結束,恰恰相反,成功捉拿柳雲燕一家只是張燕此次行動計劃的第一步,後面的行動遠比捉拿柳雲燕一家要重要得多、同時也困難得多。因為從現在開始,張燕及其手下所要面對的不再是昔日的部下或者同僚,而是在北平軍擁有不小的權勢、有能力將張燕及此次北上行動所剩不多的“飛燕堂”探子置於死地、身為“清園”兄弟中一員的範吾成。
在派何人前往北平城與範吾成進行第一次接觸,將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人質和把柄告之對方,並帶回對方的回覆這個問題上,張燕一時有些難以決斷。說起來,在張燕身邊的這些手下中,能夠擔此重任,且被張燕倚為心腹、完全信任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飛燕堂”老人兒,有著豐富經驗、做事老成持重,曾經多次執行“飛燕堂”總堂交待的重要任務的劉景明劉主事。另一個則是後起之秀,為人精明強幹、做事果敢堅定,在此次捉拿柳雲燕及其家人的行動中表現出色的施然。
按理說,登門送信這種需要與對手鬥智鬥勇,進行心理較量的任務應該交由劉景明劉主事這樣經驗豐富、做事穩妥的老密探去辦最合適。可一方面考慮到看押柳雲燕一家關係重大、不容有失,加之柳雲燕又曾經是一名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