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落腳潞縣,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因為那時雙方還分處兩國,張大老闆害怕自己與所謂敵國大將的家眷走得太近而招致契丹人的注意,進而給自己帶來不利影響。因此,若是幽雲之戰才結束,他這邊就一反常態,突然主動去和對方套近乎,一來有可能會引起對方特別是他們的義父張永德的猜忌,懷疑他這樣做的動機。二來,他張治利畢竟是張氏兄妹的族叔長輩,如此低三下四的去巴結晚輩,面子上也有些過不去。如此一來,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方式之前,張治利只好把這攀附權貴的事情暫時擱置了下來。
如今張燕主動登門,希望藉助自己的幫助來為她的義父打通北上的商路,在北平軍做生意賺錢,他張治利哪有不願意的道理。只是,願意歸願意,張治利卻並不打算答應得太痛快。一來,畢竟在張永德這個朝廷重臣、皇親國戚面前,他張治利什麼都不是。若是立即滿口答應對方的要求,主動權便會落到對方手中,這會使自己在雙方今後的合作中處於被動,甚至徹底變成供對方驅使、毫無自主權利的僕從。二來,作為一名成功商人,張治利為人處事的第一原則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有利可圖。儘管他對張永德存了攀附的心思,但商人逐利的本性還是讓他想從雙方的合作中獲得更多實質的、金錢上的利益。
於是,面對張燕的請求,張治利並沒有馬上給予答覆,而是輕捻鬚髯,做出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坐在那裡半晌無言。
對於張治利的這種表現,對自己這位族叔的品性有著充分了解的張燕卻也猜出了幾分奧妙——也正是張治利這種唯利是圖的本性,所以當初派柳雲燕北上幽州建立“飛燕堂”幽州分堂時,張氏兄妹只讓其依靠自己的能力在本地開啟局面,而沒有安排她與這個族叔進行聯絡,以免誤事。因此,她緊接著又給對方丟擲了一個難以拒絕的誘餌:“此次侄女請族叔幫忙自然不會讓族叔您白忙一場。在侄女北來之前,義父大人便已和侄女言明,族叔您若是願意幫這個忙,今後點檢府在北平軍的所有買賣產業都會與族叔您合作經營,並由族叔您出面打理,侄女以及侄女帶來的這些掌櫃、夥計只是從旁協助、學習。本錢由點檢府這邊出,所賺利潤點檢府與族叔您七三分成。”
生意由自己負責打理、本錢由張永德那邊出、所賺利潤雙方七三分成,自己不花一分本錢便有機會坐收巨利,面對這樣的優厚條件,張治利再無顧慮,當即說道:“點檢大人太客氣了。正所謂‘一筆寫出兩個張字來、五百年前是一家’,況且賢侄女與為叔又是族親。如今賢侄女求到為叔頭上,那是看得起為叔,這個忙為叔又豈有不幫的道理。
不過,有些事要提前說清楚。一來,點檢大人看得起老夫,讓老夫幫助賢侄女你打理生意,那是老夫的福氣。老夫豈敢一分本錢也不出便分得三成利潤。既是雙方合作經營,老夫自當投入相應的本錢,方敢收取那三成利潤。二來,這買賣產業點檢大人佔七成股份,自然是第一大股東,掌有決策之權。老夫只是仗著對本地商業有些許瞭解,在創業之初為賢侄女你出出謀、劃劃策,一應事務最終還是要由賢侄女你代點檢大人做主。不知賢侄女能否答應?或者賢侄女還需要徵得點檢大人的同意?”——張治利之所以提出要出資參股,主要還是出於穩妥考慮。在他看來,只有自己參股其中,今後在經營的過程中自己才有話語權、才能在買賣賺了錢的時候理直氣壯的向對方要那三成利潤,
張燕此來的目的便是以合作經商為幌子取得張治利的信任,為自己長期在北平軍潛伏下去找到一個有效掩護。因此,對於對方的這幾點要求自然是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當即表示北上之前義父便已將在北平軍經商的所有事務交付給自己處理,自己完全可以做主。雙方合作經商便以族叔的意思為準,自己這邊只需修書一封向義父說明即可。
眼見張燕同意了自己的條件,張治利自然是喜出望外。不過,作為一名商界老手,他也明白這種合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選經營型別、選經營地點、選掌櫃夥計,等等事情,都需要花時間去完成。因此,他一面熱情的留張燕及其一眾手下在自己的家裡住下,一面利用自己與本地知縣私交甚厚的優勢,親自去縣衙為張燕等人非常順利的辦理了外來人員常住本地所必須的《暫住證》,以便自己的這位賢侄女和她手下的那些“掌櫃”、“夥計”可以合法的在本地做生意。
當張治利拿出著十幾本嶄新的《暫住證》,滿心歡喜的從潞縣縣衙中走出來時,一騎驛報快馬也風馳電掣一般的飛奔到了潞縣西城門外。望著馬上騎士背後所背的那三杆代表其傳遞的是節度府緊急公文的紅色小旗,城門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