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大戰前夜(四),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上的官員、軍將、士紳、豪族接觸較少。即便有些相熟的朋友,也多集中在良鄉、幽州城等少數幾處,交際範圍實在有限。而幽雲之戰一旦打響,地方上對我‘飛龍軍’的支援卻又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否則必然會對吾等兄弟的反遼大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而且,現下週帝雖然尚未下召出征,但周國朝廷已然開始加緊操練兵馬、籌集糧草、疏浚河道。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其已經在為揮軍北伐做準備。某在開封的八弟不久前也傳來訊息,說是根據周帝這段時間以來有意無意透露出來的意思,以及以往大軍出征所需的準備時間來看,他判斷周帝揮師北伐應在明年二、三月間。也就是說,留給吾等兄弟的準備時間只剩下不到兩個月。若想在這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與幽雲十六州的官員、軍將、士紳、豪族打好交道,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援,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員外這近一年來一直在與這些人打交道,以前有交情的自然是交情更深,以前沒交情的,經過這一番交際也就有了交情。因此,王某及眾兄弟在這裡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員外及傳章兄能屈尊紆貴充當吾等兄弟與地方勢力之間的聯絡人,在吾等兄弟與地方勢力之間牽線搭橋、交通訊息。不知員外及傳章兄意下如何?”
“換言之,就是吾等兄弟希望員外及傳章兄能出任吾等兄弟與地方勢力之間的聯絡使,行聯絡四方、交通訊息、上傳下達、居中協調之事。”張維信在一旁補充道。
雖然張維信口中的這個“聯絡使”對於鍾家父子來說是個新名詞,但聽完王崤峻和張維信的解釋後,鐘有朋還是大概弄明白了這個所謂的“聯絡使”就是作為一名兩股勢力都信任的中間人,在兩股互相還不能完全信任,還不能非常有效、非常順暢的進行交流,卻又有著共同目標的勢力之間牽線搭橋,為雙方傳遞訊息和彼此需求,從而實現兩股勢力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儘管這樣的角色有點類似商場中為商家們牽線搭橋,從中賺取佣金的掮客、經紀,說出去或許有些不好聽、有些丟面子,但作為唯一一個被“清園”兄弟和幽雲地方豪強這兩股強大勢力共同信任的中間人,鐘有朋很清楚做這樣一個“政治掮客”當真是前途無量。再加上年初內室密談之時,張維信曾經對他所做的許諾,使得鐘有朋將王崤峻的這個邀請看做了對方實現當初許諾的第一步。
因此,聽完王崤峻和張維信的邀請和解釋,鐘有朋沒有絲毫猶豫的答道:“王大人對某父子二人如此看重,某又怎會因身體疲累便推託不就。只要王大人及大人的諸位兄弟能信得過鍾某,這‘聯絡使’一職鍾某一定接下。只是鍾某才疏學淺,又是第一次擔當這‘聯絡使’之職,如有什麼疏漏與閃失,還望王大人及大人的諸位兄弟多多包涵。”
“鍾員外過謙了,”王崤峻說道,“以員外的才學,莫說是當這個‘聯絡使’,便是做一州刺史或者六部郎官也是綽綽有餘的。”
“王大人謬讚了,謬讚了。”鐘有朋笑著謙遜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