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大戰前夜(八),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不能從紛繁複雜、或真或假的訊息中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而煩惱時,卻沒有意識到他們此前幾天的行動已經引起了當地“暗羽”堂口的注意。當地的“暗羽”成員一邊密切監視這幾個人的行蹤,一邊向幽州的總堂報告。相關的訊息很快就被送到了情報部樑子嶽、鄭知微——張曉菲此時已經快到預產期,不再處理公務——的手裡,梁、鄭二人接報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些外來的陌生人很可能是“飛燕堂”派來打探其幽州分堂訊息的探子。因此,二人一方面下令發現這些可疑外來人的那幾個州縣的“暗羽”堂口加緊監視,隨時準備聽從總堂的命令進行抓捕。另一方面,有鑑於當地“暗羽”堂口稟報說這幾名可疑的陌生人身手都非常好,為了保證抓捕的順利,二人還派出已經升任“暗羽”護法長老(行動組組長)的清塵帶手下得力探員趕往莫、瀛、易等州,捉拿那幾名可疑人物。
有了清塵的參與,抓捕這幾名可疑的外來陌生人原本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不逞想,這幾人均是“飛燕堂”定州分堂的骨幹探子,不僅身手好,同時也是“飛燕堂”的死忠分子。當他們發現自己行蹤已經暴露,且已經被對手的人團團包圍之後,並沒有像不久前幽州分堂的絕大多數同行一樣束手就擒,而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殺傷了數名抓捕他們的“暗羽”探員。以至於一心想要抓活口的清塵最終不得不痛下殺手,除了故意放走一名已經受了重傷的“飛燕堂”探子,以便順藤摸瓜找出對方的確切來歷外,其餘的一律予以格殺。
正是這名被故意放走,從而僥倖逃回定州的的“飛燕堂”探子給其定州分堂的堂主帶去了幽州分堂全軍覆滅的訊息,而當這個訊息傳到趙州分堂時,原本正在為是不是要向總堂報告柳雲燕失蹤訊息的趙州分堂堂主隨即便將這兩件事聯絡到了一起,並得出了“柳雲燕因在遼國南京道發展非常不順利,為了避免前往總堂述職時受到懲罰,便暗中與南京道那些與‘飛燕堂’幽州分堂有矛盾的地方勢力相勾結,將‘飛燕堂’幽州分堂一網打盡。這樣一來,她既可以趁機脫離‘飛燕堂’、躲過總堂對其辦事不利的處罰,又可以從遼國人那裡得到一大筆錢財,作為對其出賣自己同伴的獎賞。
儘管這位“飛燕堂”趙州分堂堂主的推斷有許多猜測及不合理的地方,但一來“飛燕堂”幽州分堂全軍覆滅的訊息太過震撼,讓人一時間難以接受,並因此影響了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二來,如此規模龐大、組織嚴密的幽州分堂,不但被對手摸清了所有底細、鎖定了所有的堂口、探子、暗樁,而且在面對對手的圍攻時毫無還手之力,幾天之內便土崩瓦解,除了“恰巧”前往開封公幹的堂主柳雲燕外,其他所有成員全部被擒,無一漏網。如果沒有熟知幽州分堂內幕之人做內應,對手顯然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
三則,柳雲燕是在接到從幽州傳來的書信後才失蹤的。那麼那封信件的內容是什麼,會不會是與這次外敵襲擊“飛燕堂”幽州分堂有關。
如果這兩件事之間有關係,那麼柳雲燕的正確選擇就應該是馬上向總堂報告幽州分堂遭襲的實情,而不是在趁人不備時逃走。因為按照“飛燕堂”的堂規,畏罪潛逃遠比主動請罪所可能受到的懲罰要重得多——除非她自己是造成這次慘敗的罪魁禍首,根本不敢回總堂。而且,既然“飛燕堂”幽州分堂在對手的突然襲擊之下全軍覆滅,沒有一個逃脫,那麼給柳雲燕送來書信的人又是誰。要知道,“飛燕堂”定州分堂堂主發現情況不對,派人前往南京道查探是在襲擊發生十餘天后的事,柳雲燕接到書信的時間卻只比“飛燕堂”幽州分堂遭襲的時間晚了一天。而從幽州城到定州城,即便是騎快馬,至少也要花上一天到一天半的時間。也就是說,給柳雲燕送信的人離開幽州時,對幽州分堂的襲擊還沒有開始。這樣看來,就只有一種可能性了,那就是這個給柳雲燕送信的人來自幽州分堂的對手,來自那些發動這場襲擊的人。
如果這兩件事之間沒有關係,那麼柳雲燕也就沒有任何理由逃走,因為那時候大家都不知道“飛燕堂”幽州分堂被襲擊的訊息。
因此,“飛燕堂”趙州分堂堂主送到總堂的有關“飛燕堂”幽州分堂全軍覆滅、柳雲燕與外敵勾結並畏罪潛逃的文書便得到了總堂包括張飛、張燕二位首領在內的,諸位大頭目的一致認可。於是,張飛、張燕一邊將相關訊息稟報給張永德,一邊卻已下令“飛燕堂”各堂口傾巢出動,就算搜遍全國、全天下,也要把那個罪該萬死的柳雲燕給找出來,送到總堂接受十大酷刑的懲罰。
“飛燕堂”這邊為了把柳雲燕找出來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