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目標:乾寧軍(上),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周顯德六年(遼應歷九年)陰曆正月二十九一大早,委員會再次接到徐紹安發來的急電。與上一次通報柴榮已下旨即日發兵北伐的那封不到一百字的電報相比,這封急電的字數更是有限,顯然是在倉促之間發來的。急電的內容只有不到三十個字——“今日柴榮車駕自開封出發開始北伐,兄弟亦奉命隨駕出征。”
如此簡短的電報自然不能將後周軍北伐的情況說明白。不過,這些並不是穿越團隊或者說是委員會現在想知道的訊息——儘管柴榮北伐在時間上比前世史書記載的提前了兩個月,但委員會和軍事部的兄弟都認為就當前周、遼局勢來看,後周軍北伐初期戰事的發展應該與前世不會有太大出入。因此,後周軍的行軍路線、幽雲之戰前期的戰爭走勢等情況,對於擁有像張維信這樣熟知前世歷史的成員的穿越團隊來說,其實並不算是什麼問題。現在大家真正關心的只有三件事:一是徐紹安在後周北伐大軍中的位置;二是之前已經獲得柴榮首肯,同意其隨駕出征的林小雨的情況;三是率隊為徐紹安提供貼身護衛的程飛以那一個排的親衛是否依然跟在其身邊。
不過,無論穿越團隊和委員會這邊心裡多急著想知道這三條訊息,他們這會兒能做的也只有耐心等待。因為徐紹安此次隨駕北伐是帶著電臺一起走的,除非他停下來主動給委員會這邊發報,不然的話,委員會是不可能知道他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接受電文。好在徐紹安並沒有讓眾兄弟們久等,當晚天黑之後時間不長,“涼園”電報室便接到了徐紹安從其宿營地發來的當天第二封電報。與前一封急電相比,這封電報的內容就詳實多了。
在電報中,徐紹安一方面向委員會通報後周軍此番北伐的總兵力為馬步軍共計八萬人馬,隨柴榮出征的主要將領包括了趙匡胤、張永德、李重進、韓通、王彥超等史上留名的將領。另一方面,徐紹安還在電報中報告說,自己此次奉命率領“神機軍”已成軍的五千人馬隨駕北上,並已被柴榮封為先鋒副都指揮使,與先鋒都指揮使張藏英一起充當後周朝廷北伐大軍的排頭兵和尖刀。
此外,徐紹安在電報中不但說明了後周軍北進的路線是自滄州沿運河水陸並進,沿途將先後經過並計劃攻佔乾寧軍和益津、瓦橋、淤口三關,一舉插到莫、瀛二州側背。在佔據此二州後,後周北伐大軍的兵鋒便可直指固安、良鄉至幽州一線。而且還大概估算了一下後周軍到達滄州城的時間——半月之後的陰曆二月中旬。
這一進軍路線與前世史書上記載的後周軍北伐路線是一致的,或者說至少從滄州到固安縣城這部分是與前世史書上的記載是一致的——由此可見,這個時空的歷史雖然因為穿越團隊的到來而有所改變,但許多事情還是有其發生的必然性的。如此一來,穿越團隊對下一階段的行動心裡就有了底,可以比較輕鬆的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相應的安排與調動,只等後周軍抵達固安城下的那一刻到來。
對於委員會這邊所關心的林小雨是否真如之前所打算的那樣隨駕北伐的問題,徐紹安在這封電報中也非常默契的給予的回答。他表示,根據林小雨在柴榮啟駕之前送出來的書信,以及今日柴榮駐蹕陳橋驛之後,其透過設法獲得了隨駕資格的那位“暗羽”在宮中的“鐵桿”內線馬平安馬公公傳出來的訊息,已經完全可以確定林小雨這次不但確實是隨柴榮一起出徵,而且她這次還是女扮男裝,以柴榮貼身侍衛的身份陪伴在柴榮左右的。
另外,徐紹安還在電報中表示,程飛及其所率的那一個排的親衛依然以親兵的身份跟在自己身邊,後周軍從柴榮到普通士兵,沒有任何人對程飛等人的身份表示過懷疑。
對於委員會來說,徐紹安、程飛和林小雨三人的狀況是第一重要的,在確定他們三人一切正常後,接下來才會將關注點放在後周軍的北進路線上。依徐紹安在電報中所講,後周軍在後周境內的最後一站應該是其北部邊防重鎮滄州城。按照現在後周軍行進的速度,柴榮的御駕大約會在顯德六年(應歷九年)陰曆二月十五左右抵達滄州。若以大軍休整兩到三天時間而後才會繼續前進來預測,徐紹安所在先鋒部隊應該於二月十八左右再次北上,前往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乾寧軍。
乾寧軍守將為遼國寧州刺史王洪。按照穿越團隊聯絡使鐘有朋的說法,此人為漢人,對契丹人不過是虛以委蛇,並無任何忠心可言。此前鐘有朋在進行“環幽雲說服遊”的時候就與此人打過交道,對方也已經明確向鐘有朋表示了反遼的意願,言稱“無論是周國朝廷的大軍還是幽雲的義軍到來,他都會在第一時間開城投誠”。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