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軍火交易(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永德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臣有罪”把柴榮也給弄糊塗了,他連忙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張永德再次叩首道:“陛下既問,臣不敢不答。不瞞陛下,臣對王崤峻等人前來京城覲見陛下之舉一直心存疑慮。故此,臣在王崤峻等人來京城覲見官家之後不久,便暗地裡派了一些親信細作前往幽州,去打探他們這些人的底細。臣身為朝廷命官,卻暗中派人探查其他同朝官員,於法不容、於理不合。”
柴榮聞言並沒有太在意張永德暗中派人查訪王崤峻等人的行為,因為在他看來,張永德此舉雖有些不合法度,但王崤峻等人不過是有心投效朝廷的地方鄉紳,且張永德派人暗中查訪在林小雨封妃之前便已存在,那時候王崤峻等人還不是皇親國戚,張永德的這種行為算不得什麼大罪過。他現在真正關心的,一是自己的妹夫為什麼要派人去查王崤峻等人,二是他究竟查出了些什麼。因此,柴榮一面讓張永德起來說話,一面問道:“王愛卿等人乃是扶搖子道長的再傳弟子,是扶搖子道長推薦給聯的賢才,愛卿為何要派人暗中查訪,難道愛卿對他們還有所懷疑不成?”
張永德很清楚柴榮對扶搖子的信任程度,自然不會說自己不相信這個老道,而是解釋道:“啟稟官家,臣絕不是不相信扶搖子道長,臣相信扶搖子道長絕不會在此事上欺瞞官家。可是,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王崤峻及他的那班兄弟畢竟來路不明,他們雖然堅稱自己是海外漢人後裔,但此說法無憑無據,實難讓人完全相信。扶搖子道長雖是世外高人,但終究還不是神仙,其與王崤峻等人相處時日並不算長,若是王崤峻等人有意要欺瞞於他,未必就瞞不住。更何況,扶搖子道長也是聽了自己徒孫玉虛子的推薦,基於對自己徒孫的信任才收下王崤峻等人為再傳弟子的。可誰又能保證這玉虛子對扶搖子道長說的都是真話,而不是與王崤峻等人早已沆瀣一氣瞞騙扶搖子道長呢?
而且,王崤峻等人當初赴京覲見之時雖然口口聲聲說對我大周心嚮往之,早有投效之意,並送上燧發火槍這樣的犀利兵器,但在其覲見的隊伍中卻並沒有那幾個熟識火器打造的人。當陛下希望其兄弟能盡數南下,來京城為朝廷效力時,他們卻又推三阻四,以所謂要在幽雲之地暗中積蓄力量,待朝廷大軍北伐幽雲時揭竿而起,與朝遷大軍相互呼應,以助朝廷收復幽云為名,不但不招留在幽州的那些人南下,已經南下的人除了徐紹安外,也只留下了已經與皇后娘娘情同姐妹的賢妃娘娘,以及一個沒有什麼真本事的魯悅。這哪裡是真心投效朝廷之人應有的舉動。”
張永德說到這兒,略頓了頓,觀察了一下柴榮的神情,見其對自己所說雖然沒有明確表示贊同,但已經在皺眉沉思,顯然是在仔細琢磨自己所的說法。
見自己的說辭有了一定效果,張永德連忙趁熱打鐵道:“只是,臣胸中雖有疑慮,但王崤峻等人畢竟是扶搖子道長的再傳弟子,是道長親自推薦給陛下的人才。因此,為了證實臣的疑慮,同時也是為了穩妥起見,臣便自作主張,派自己的義子和義女帶領一些信得過的親兵家將,暗中前往幽雲之地,設法打探王崤峻等人在當地的做為。”
此時柴榮已經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插話問道:“既然愛卿在王愛卿等人離開京城後便已派人前去幽州打探,為何之前從未聽愛卿向朕稟報過任何訊息?或者是愛卿得到了訊息卻不願意告之於朕?”
柴榮此問已經帶了責備的語氣,張永德聞言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故做慚愧之狀,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的答道:“陛下明鑑。臣這兩年之所以沒有向陛下稟報過有關王崤峻等人的訊息,絕非是臣有意隱瞞,而是王崤峻等人做事極為隱密,對外人更是嚴加防範,除個別與他們關係極為密切的本地人外,其他人根本無法接近他們,更不要說打探到什麼機密訊息了。因此,臣派出的細作此前一直沒有能給臣送回什麼重要訊息,所以臣也就無法來向陛下稟報了。
不過正所謂‘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這兩年多以來的不懈努力,就在不久前,臣派去的一名細作終於贏得了王崤峻一位兄弟的信任,並設法從他那裡打探到了一些‘清園’兄弟的機密訊息。臣今日來見陛下,正是打算將這些重要訊息稟報給陛下得知。”
儘管張永德有關派細作前往幽州打探“清園”兄弟兩年多卻一直沒有回報的原因的說辭多少有些牽強,但柴榮並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他現在最在意的是張永德派去的人不久前到底打探到了什麼訊息,能令其寧可將自己暗派密探的事情合盤托出,也要來向自己稟報。因此,柴榮並沒有怪罪對方的隱瞞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