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造還是不造 這是個問題(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些壓抑,一直沒說話的王崤峻把話題一轉,開口問武器科的主管周磊道:“二哥,以武器科現在的生產能力,在保證火炮、機槍及相關彈藥產量的前提下,如果全面轉產燧發槍的話,一個月的產量能達到多少?”

周磊思索了一下,回答道:“這個還真不太好說。畢竟武器科已經有近兩年時間沒有生產過燧發槍了,現在無論是生產線還是工匠,都是按照生產步槍、線膛炮等裝備來設計安排的。如果要重新生產燧發槍,必然要牽扯到生產線的改造和工匠的培訓。

一方面,這些改造和培訓本身就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另一方面,轉產燧發槍後,工匠們必然會經歷一個從生到熟的過程,其在轉產初期的產量肯定會比較低。

我估計,如果生產線改造和人員培訓一切順利,在保證機槍、火炮及相關彈藥產量的前提下,停止步槍的製造,以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投入燧發槍生產的話,三個月之內最多也就能夠拿出大約兩千支燧發槍。”

“兩千支?這個數量根本達不到後周朝廷的要求。”王崤峻小聲嘀咕了一句,“為這還得暫停步槍的生產,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呀。”

隨後他又問錢遠山道:“老十一,‘飛龍軍’槍支的裝備情況如何,是否還存在沒有武器的新兵?”

“這個到是沒有了。”錢遠山如實答道,“如今‘飛龍軍’所有官兵都已完成武器的裝備工作。”

“不過,日常訓練和戰時槍支都會出現正常或非正常損耗,多生產一部分槍支彈藥留做備用是有必要的。現在咱們‘五五’式步槍的庫存量並不算大,尚不能完全滿足日常及戰時損耗補充的需要。所以,步槍生產線最好還是能繼續維持生產,或者至少是維持低速生產,以備不時之需。”周磊插話道。

生產燧發槍與步槍的矛盾令王崤峻有些左右為難,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不知道是不是該按照開會之前委員會的內部討論結果來執行。

這時,負責團隊物資管理的尤遠插話道:“五哥,老八發來的電報裡沒說給後周朝廷的燧發槍必須是新槍吧?”

“這個倒沒說,老六你有什麼想法?”王崤峻不解的問道。

“是這樣”尤遠解釋道,“如果不是非得給新槍的話,那麼咱們完全可以把那批封存起來的舊燧發槍利用起來。”

“封存起來的舊燧發槍?”王崤峻還是有些糊塗的問道,“咱們有很多舊燧發槍嗎?”

“當然有”尤遠答道,“當初‘五五’式步槍量產並開始全面裝備之後,‘飛龍軍’之前裝備的那些燧發槍以及庫存新槍便隨之撤了裝。原本科技部是想把這些新舊燧發槍重新回爐鍊鋼,但因為”槍支拆解起來費人費力,而‘五五’式步槍的生產任務又比較重,他們實在是抽不出足夠的人手來辦這件事。於是,科技部和軍事部的兄弟們一商量便放棄了回爐的打算,將這些燧發槍做了簡單的封存處理後,便一股腦的都搬到了我物資管理部的倉庫裡,一直擱到了現在。由於這件事是由科技部和軍事部的兄弟們自作主張處理的,並沒有經過委員會,所以五哥還有其他幾位委員兄弟並不清楚。”

王崤峻聞言這才明白過來,不過他此時顧不上批評科技部和軍事部幾位兄弟擅自作主的行為,而是急忙的問尤遠道:“這批燧發槍有多少支?”

“總共有一千五百支”尤遠答道,“其中有一千二百支是使用過的,另外還有三百支是當初庫存備用的新槍。”

“這可太好了”王崤峻高興的說道,“有了這批槍,再加上新造的,三個月內給開封送去三千支燧發槍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武器科完全可以在生產燧發槍的時候保留一部分生產力繼續生產‘五五’式步槍充實庫存,來個兩不耽誤。”周磊在一旁插話道。

王崤峻之前轉移話題,詢問周磊有關燧發槍產能的問題,實際上等於是表達了其對武器科轉產燧發槍的支援,不少原來對轉產持反對意見的與會者的思想因此已經有所變化。這會兒尤遠這邊拿出了一千五百支燧發槍,周磊那邊又表示在轉產燧發槍的同時,武器科依然能保持“五五”式步槍的部分生產能力,再加上張維信在前面的那番說服,使得絕大多數與會的兄弟都不再反對為後周朝廷生產燧發槍的提議。

這樣一來,儘管錢遠山、曾志林等軍事部成員還是對此事表達了保留意見,但這項提議最終還是獲得了委員會擴大會議的透過。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