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略有遺憾,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那邊就會老老實實的回答,並無半點隱瞞、編造的跡象——這些契丹兵丁是分開關押和審問的,就算有人說謊也能馬上發現。而契丹兵丁的交待令審問他們的穆特爾大感意外,原來早在穆特爾抵達居庸關外的前兩天,也就是穆特爾從古北口關出發那天的晚上,耶律撻烈便率所部主力趁著夜暗悄悄撤出了大營,只留下負責故佈疑陣的幾百老弱殘兵和那兩千多行動不便的重傷員。一方面,於對方是趁夜暗撤退,而且撤退過程組織得非常嚴密,數里之外的居庸關上並沒有發現這一情況。另一方面,於此前的幾次交手,耶律撻烈方面接連受挫,近幾rì其每rì裡只是象徵xìng的進行一兩次進攻,因此居庸關的守軍、包括徐紹安在內也產生了幾分懈怠之心。再加上徐紹安一心想著的是等穆特爾率軍抵達後,兩下里兩面夾擊,一舉拿下關外的這支契丹軍,防自己這邊動作太大把契丹軍嚇跑了,所以其不但沒有主動發起對契丹軍的進攻,而且連rì常的偵騎、暗探都不怎麼派出來,以至於契丹人數萬人趁夜撤退關上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對於耶律撻烈突然撤退的原因,這些契丹俘虜卻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得了細作的密報、有的說是得了朝廷的旨意、還有的說是耶律大帥睡夢之中得天神jǐng告,知道自己處境危險,這才連夜撤走。雖然契丹俘虜的說法莫衷一是,但經過仔細思量,穆特爾還是更傾向於耶律撻烈是得到了山海關和古北口兩處契丹軍皆大敗的訊息,知道自己已經孤掌難鳴,若再在居庸關下堅持,只怕最終將會得到與那兩路契丹軍一樣的下場。這才不顧自己的任務、不等契丹朝廷的旨意,擅做主張,率領部下連夜撤走,只留少數老弱殘兵以及無法行動的重傷員仍然待在自己大營裡充數,迷惑穿越團隊武裝,自己的撤退贏得足夠的時間。
想通了這一節,穆特爾自然是後悔不已,他懊惱自己當初沒有堅持己見,在古北口關外契丹軍大量逃散的情況下,仍然接受了委員會和軍事部的建議,率騎兵部隊在古北口關休整了兩天多的時間,從而這些契丹潰兵將古北口關的訊息傳播到居庸關下了條件、耶律撻烈突然撤軍了動力。
只可惜,這世上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失算就是失算、疏忽就是疏忽、輕敵就是輕敵,是沒有任何藉口可講的。因此,當徐紹安帶著唐cháo、辛飛宇等在居庸關的軍事部兄弟馳進契丹軍大營,並與穆特爾一起好好商量了一番後,眾兄弟決定承擔責任,據實向委員會上報居庸關這邊的情況,檢討自己在此戰次役中的失策與錯誤,願意接受委員會的任何制裁與處罰。
對於徐紹安等人的檢討電報,委員會除徐紹安之外的其他三位委員在覆電中並沒有給予什麼批評或者指責,而是在對他們的情緒進行安撫的同時,肯定了其在此次戰役中所取得的成績。其他三位委員之所以會如此答覆,並不是因徐紹安身就是委員會成員,他們需要考慮他的面子問題。而是因在其他三位委員看來,一方面耶律撻烈所部逃走並不會影響到幽雲之戰整個戰局的發展,更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畢竟此前幾次戰鬥,穿越團隊武裝累積殲滅的契丹軍已經超過二十萬,其中真正的契丹人估計不下十萬。這對於人口總數尚不足百萬的契丹人來說,絕對稱得上是損失慘重。雖說損失十萬人還不至於令契丹人亡國滅種,但其要想恢復到以前的人口數量,必定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估計數年之內契丹人是不會再度南下入侵幽雲地區的了。
另一方面,幽雲之戰契丹軍、特別是契丹族軍隊損失慘重,很可能會造成其內部的不安定——特別是在耶律璟的皇位身就不是很穩固的情況下。一旦契丹人內部發生動亂,勢必會更加削弱其原就已經大幅下降的實力。再加上其剛剛經歷了在幽雲十六州的慘敗,面對一個實力下降、軍心士氣極度低落的契丹朝廷,難保那些原屬於契丹人的勢力範圍,契丹人所控制的其他部族不會有什麼動作。特別是某些有野心、有想法的部族很可能會趁著契丹人實力削弱的機會蠢蠢yù動,意圖取契丹人而代之。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此時的遼國建國時間還不長,還沒有經過遼景宗、聖宗時代的大發展,抗打擊能力遠不如其中後期那麼強大。因此,誰也不敢保證其在內憂外患之下不會就此分崩離析。而對現在的穿越團隊來說,一個龐大但虛弱、剛剛被自己打敗、且穿越眾所熟悉的遼國,遠比一個可能規模上比現在的遼國要小,但卻更加強悍、更加有朝氣,卻不穿越眾所知的新興政權要更符合其利益。用張維信的話說,就是一個身體虛弱、腿腳不靈便、已經將弱點都暴露在自己面前,且剛剛被自己狠狠揍了一頓的傻大個兒,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