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對峙保興莊〔三〕,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九對峙保興莊(三)——
眼下這場雨雖然下得不算大,但連續兩日的降雨卻令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周軍主力前進的速度。《搜尋看最快的》正常情況下,這會兒周軍主力應該已經可以與先鋒部隊的大營遙遙相望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仍舊在距離先鋒部隊大營十里之外磨磨蹭蹭。
眼見天色漸晚,若是再不加快速度,天黑之前很可能到不了既定的宿營地,心中著急的柴榮傳下旨意,要求相對輕裝的前軍和中軍加速前進,一個半時辰之內務必要趕到保興莊南安營紮寨。而攜帶有大量糧草輜重、行動緩慢許多的後軍則稍微拖後一些,只要在天黑之前趕到宿營地,不誤大家吃晚飯就行。
隨著這道旨意頒下,周軍主力的前軍及中軍在各級將領的督促之下加快腳步,向著十里之外的宿營地急行。而後軍雖然也在竭力向前,但其畢竟攜帶著大量輜重,根不可能跟得上前軍和中軍的速度,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在濛濛細雨中與自己漸行漸遠,並最終在自己的視線裡消失不見。
雖然與自己的主力有些脫節,但被柴榮任命後軍都指揮使的劉光義卻並不是很在意。一則,自打周軍主力離開固安北進,一路上是風平浪靜。漫說是遼軍主力,就連哨探偵騎都沒見到幾個。因此在劉光義看來,後軍雖然因攜帶有大量輜重糧草而輔兵、役夫多,戰兵少,卻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出什麼差錯。二則,於炮營的火炮在雨中泥濘的道路上行進困難、速度很慢,且在雙方短兵相接之時火器所能發揮的效力有限,所以柴榮在幾番權衡之後,將“神機軍”從中軍調到了後軍,與同樣行動緩慢的輜重部隊伍,待到需要攻擊城池或者遼軍營地時再拉上來用。這樣的安排令對“神機軍”戰力已到迷信程度的劉光義更加有恃無恐,趾高氣揚的策馬走在炮營那一門門青銅巨炮的旁邊,既不在意自己與主力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也不把遼軍可能的威脅放在眼裡。
在得到委員會電報一個時辰之後,徐紹安派出的信使終於被帶到了柴榮御駕之前。(純文字小說)於此前兩天徐紹安都會在宿營之後派人向柴榮這邊報平安,所以剛得到內侍通報有徐紹安信使求見時,柴榮並沒有太在意——哪怕今天信使來得比前兩日早了許多。正在御輦之中與眾將商議周軍抵達保興莊後該如何與遼軍作戰的他,並沒有馬上宣信使覲見,而是讓對方在外面等候,待自己與眾將商議結束之後再行召見。幸而參與軍議的趙匡胤也注意到今日徐紹安的信使來得比往日早得多,怕先鋒部隊那邊有什麼要緊事,在猶豫了一陣後,還是向柴榮出自己的看法,建議柴官家先行召見信使,以防徐紹安那邊真有什麼要事稟報。
對於趙匡胤的建議,柴榮還是很看重的。他馬上停止了會議,命人將送信之人帶到御輦之前問話。結果卻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在得知遼軍萬餘人往東而去、去向不明後,柴榮第一個反應就是對方要去進攻固安城,截斷自己的糧道,抄自己的後路。不過,與徐紹安當初的想法一樣,這個可能只在柴榮的腦海中閃了一下便被否定了——因想以萬餘遼軍攻克有八千周軍把守的固安城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既然遼軍不可能去攻固安城,那麼他們的目標就只可能是破壞周軍糧道、騷擾周軍主力,在保興莊的遼軍加固營壘、遼國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的同時,達到打擊周軍士氣、動搖周軍軍心的目的。想到這裡,柴榮微微點了點頭,覺得遼軍終於擺出一幅要和自己打仗的樣子,總算是有資格做自己的對手了。但很快,柴榮的動作便僵在了那裡,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很難看,因他意識到自己剛才於急於趕路而犯下了一個錯誤,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不單是柴榮,包括趙匡胤、張永德在內的一眾將領也意識到了這個很可能會對北伐周軍造成重大影響的錯誤。因此,當柴榮下令趙匡胤、韓令坤等將率三千騎軍和一萬步軍前去救援後軍時,眾將沒有絲毫的耽擱,立即領兵衝出大隊,向南急馳而去。
就在柴榮命徐紹安派來的信使於御輦之外等候時,蕭思溫最喜愛的侄子蕭繼先所率的一萬遼軍精騎已經在保興莊以南二十五里外一處水只及膝的河道上渡過了白溝河,悄悄的向不過四五里外正在緩緩而行的周軍後軍摸了過去。
於周圍的百姓大多以農耕和打獵生,因此只有極少數以打漁生的漁民才知道白溝河上有這樣一處可以涉水而過的淺灘。而遼軍之所以知道這一訊息,卻是此次領兵的蕭繼先無意中從被強留在遼軍營中做勞役的一戶保興莊漁民那裡聽來的。剛聽到這個訊息時,蕭繼先便想到過要利用這處淺灘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