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 進城,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觀的感受。請鍾小姐這個艱鉅任務自然就落到了王峰身上,這小子巴不得在古典美少女身邊晃悠,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去不多時,便把正閒的無聊,也打算出門逛逛的鐘大小姐給請來了。於是四個人帶上些銀錢——主要鍾大小姐帶的,三個穿越男現在基本上還是一文不明,就出了店門。管家鍾福放心不下,也跟著一起出來。
良鄉縣城面積不大,城周長不過六里,城中一條十字大街,把整座縣城分為四個部分。此城是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由幽州節度趙德鈞築成,用於保護幽州南向的陸路糧道,可以稱的上是幽州的南大門。所以雖然城池不大,但是商賈雲集,買賣鋪戶眾多,算得上是塊經商寶地。穿越眾以後在這裡發展,還是很有前途的。
主僕五人沒用多大功夫就把良鄉城轉了個遍,最終來到城西北部的城隍廟。端陽節臨近,這裡正在辦廟會,雖然時間已至傍晚,人流依然很擁擠。各種商鋪攤位貨物豐富,戲樓裡唱戲的,路邊上打把式賣藝的,好不熱鬧。眾人隨著鍾大小姐一路走來,邊看邊聊。雖然各種娛樂專案無法與前世相比,但在這個年代卻也算得上是難得了。鍾大小姐是習武之人,看見前邊不遠有幾個走江湖賣藝的在舞槍弄棒,便興沖沖走過去看。
眾人擠進人群,就見場中兩個人正在對打,招式似乎挺花哨的,但在鍾大小姐和王峰看來,卻也就算得上些花拳繡腿,沒什麼意思。於是看了兩眼便退了出來,邊走兩個人邊品評著場中人的招式。王峰好不容易有個討好古典美少女的機會,自然抓住這個機會大侃特侃,逗得鍾大小姐笑個不停。
大家這麼說說笑笑的往回走,才擠過一個戲臺前稠密的人群,卻被人攔住了去路。攔路的人看上去似乎是大戶人家的公子,頭上戴著紗帽,身上穿著絲袍,手中還搖著一把摺扇,長得到也還算周正,就是眼神讓人有點不舒服。王峰琢磨了半天,才找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流裡流氣。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這個詞,但以王峰的感覺來說,這個詞是最恰當的。而他又是最討厭這種沒事找抽型的眼神的,所以見這麼個小子攔住了大家的去路很是不高興,要不是出門前堂哥一再叮囑他行事不可莽撞,他可能已經上去提拉起這小子的衣領,把他扔一邊去了。他壓了壓火氣,剛想上去問個究竟,就聽旁邊的鐘大小姐喝道:“徐膏藥,怎麼又是你?難道你忘了我上次說過的話了嗎?是不是嫌上次挨的揍還不夠,想再回家去臥床兩個月?”
“徐膏藥?”王峰聽到這個名字覺得很不理解,怎麼會有人取這麼個名字,難道他家裡是專賣膏藥的。他卻不知道,這“徐膏藥”是鍾大小姐給對方起的外號,這位流裡流氣的公子叫徐悟遲,是良鄉縣學博士的公子。因為經常在鍾大小姐身邊轉來轉去,像貼膏藥似的,所以就得了這個外號。
這位“膏藥”公子聽了鍾大小姐的喝問,忙擺手說道:“非也,非也。鍾姑娘不要誤會,小生對姑娘的教誨怎敢忘記。只是見姑娘身邊的這幾個道士眼生的很,想是姑娘新交的朋友,所以想過來認識認識,以後也好相互關照。”
鍾大小姐聽他這麼說,心中的怒氣略小了點,說道:“這幾位道兄是我師父玉虛子新收的徒弟,這幾日良鄉縣城裡有廟會,我這個小師妹自然要儘儘地主之儀,帶他們來逛逛。現在你明白了,就給我躲遠點,不然惹得姑奶奶不高興,後果你可自負。”
看著鍾大小姐那不停晃動的小拳頭,這位“膏藥”公子下意識的縮了小脖子,忙點頭道:“是,是。姑娘自便,小生告退。”說著又看了看這幾位略有些怪的道士,尤其是那個長相英俊,身材勻稱的年輕道士,點頭哈腰的退到一邊去了。鍾大小姐鼻子裡輕哼了一聲,帶著眾人往來路而去。那位“膏藥”公子見眾人走的遠了,滿臉的唯唯諾諾立時不見,代之以忿恨又摻雜著些許嫉妒的表情。一雙怨毒的眼睛望著鍾小姐身後的那幾個來歷不明的道士,不住的咬牙切齒,似要將這些人生吞活剝了。
回客棧的路上,鍾子淇將這個“膏藥”公子的來歷說了一遍,大家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對這小子的觀感自然又差了一層。王峰更是義憤填膺,拍著胸脯說,如果這小子再敢來打擾鍾姑娘,定會打他一個生活不能自理。鍾大小姐自然是對他這種表態非常讚賞,並且大加鼓勵。搞得旁邊的張維信一個勁的暗示王峰要冷靜,冷靜,再冷靜。至於這傢伙有沒有看到就不得而知了。
眾人回到客棧已經是掌燈時分,出去採購的那幾個人也已經回來了,正等著他們開飯。大家都勞累了一天,明日還要早起把沒買全的東西都補齊,大吃一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