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提親,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陰曆十一月底,這段時間團隊中商貿組和保衛組的人忙的是不亦樂乎。一方面是進駐齊家的那兩間店鋪,瞭解相關業務,聯絡原有人員,為正式接手做準備——有關田產尤其是范陽那邊的田產的接收,穿越眾已經委託給鍾員外去料理了。另一方面則是就合作問題與陳老闆進行談判,為爭取最大的利益而全力以赴。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半個月的艱苦努力,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收穫。
齊家這邊,那兩間店鋪原本的經營狀況都還不錯,僱用的掌櫃和夥計也都是熟悉業務的老手。在與穿越眾這邊接觸了一段時間後,都覺得新來的東家挺好相處,給的報酬也不比原來的少,因此原本就打算留下來的堅定了信心,而那些有所顧慮的也都打消了顧慮,都表示願意繼續留下來效力,從而大大減輕了齊家說服工作的難度。齊家的說服重點基本都放在了齊府那些並不打算帶到江南的家丁及僕人方面,據說效果還不錯,比較順利。
天福樓這邊則相對要困難一些,陳老闆起初對穿越眾提出的條件很有顧慮,特別是對要求佔有較高股份的這一條最擔心,生怕這些頭腦精明的傢伙趁機把他架空,將他花了十幾年心血建起的這座天福樓據為己有。因此剛開始的時候,談判進行得很緩慢,陳老闆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當初的合作念頭。
而穿越眾這邊則表現了鍥而不捨的精神,透過一次次的談判,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讓陳老闆相信自己並不是想謀奪他的酒樓,而是為了今後能夠將全部力量投入到工作中,不會因為責權問題而互相推諉,互相扯皮。參與談判的張維信甚至以發誓的形式向陳老闆保證,無論什麼時候他陳老闆都是這座天福樓的主人,這座天福樓永遠都姓陳。最終在雙方都做了一定的讓步和妥協之後,已經就原則問題達成了初步的協議,現在正就具體合作文字逐條進行敲定,相信短期內就會有結果。
陰曆十一月二十八這天,王崤峻一大早就與前幾天就約好的玉虛子道長在保衛組曾志林、程飛的護送下,帶著一隻費了老大勁才買來的大雁,起身前往鍾員外在范陽縣的家,準備就王峰和鍾子淇的婚事與鍾員外進行最後的敲定,而玉虛子道長則是被他拉來當媒人的。按他的打算,今天這一去,就把玉虛子所說的這時結婚要完成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中的前三項都完成了,然後在下個月再把納徵和請期這兩項完成,最後在明年正月裡把婚事辦了,也好在新的一年來個開門紅,搏個好彩頭。
其實按王崤峻的本意,只要王峰和鍾子淇兩情相悅,雙方長輩都沒有意見,到時候為他們舉行一場盛大的婚禮就行了。這些繁瑣的程式完全都是在浪費時間,特別是這大冬天的要在幽州這地方搞到一隻大雁實在是有點要人命。不過為了照顧鍾員外的感受,這些形式還是必須要走的。
因為這樁婚事雙方早就定下來了,所以王崤峻和玉虛子到了鍾府後,一系列的程式走的都很順利,最後還約定了下個月二十為納徵之日,男方這邊會過來送聘禮,舉行定婚儀式。隨後鍾員外招待大家吃過午飯後,又帶著眾人去他們在范陽縣買的那塊地看了看。也只能是看看了,這些人中除了來自農村的程飛在當兵前曾經種過地外,其他人對土地是一竅不通。而且就算是程飛,以前也只是在寒暑假的時候幫幫忙,同樣不敢說自己瞭解土地,更何況他前世的家鄉是在南方,那裡的情況與這裡相差很多,有許多經驗是不能用在這裡的。
一千五百畝的土地,換算一下也有一平方公里了。所以王崤峻等人站在田邊望過去,也很有些廣闊的感覺。因為正值冬歇時節,所以在地裡也看不到勞作的農民。再加上前幾天下了一場大雪,因此入眼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著實沒什麼好看的。眾人在田邊站了一會兒,又與負責照看這邊田地的幾位管事——願意留用的原齊家管事——交談了幾句後,就向鍾員外告辭,返回玉虛宮了。
王崤峻回到玉虛宮,才進自己的房間,王峰就迎了上來,一個勁的噓寒問暖,又趕緊倒了一杯茶遞到他手裡,然後就站在旁邊,一臉期盼的看著他,等著他開口說話。王崤峻知道自己這個堂弟是關心去鍾家提親的事,雖然這婚事雙方早就有了約定,但是沒到最後一步,王峰這心裡總是不踏實。他也是有心想逗逗自己的堂弟,於是慢條似理的喝了幾口茶,又裝出一副憂愁的樣子,皺著眉頭,看著王峰,就是不開口。
這下可把王峰嚇著了,以為婚事出了變故,又不敢開口問自己哥哥,生怕自己的擔心變成現實,急得在旁邊直措手。大冬天的,腦門上都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