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萬鈞行動(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自己逃離此地把握就大多了。

可是不露聲色的對四周觀察了一番後,丁與昌不得不放棄了逃跑的打算。因為他發現周圍把守的那幾個人位置站的都非常好,互相都能照應配合,從中很難找出破綻。更重要的是,他在這些人中看到了幾個熟人,幾個讓他恨得咬牙切齒的熟人。那是幾個道士打扮的人,確切的說就是他不共戴天的玉虛宮的那些仇人。雖然他不能全部叫出這些人的名字,但相貌卻是認得的。

離他最近的,就是在良鄉縣宣判他徒弟兼義子傷人案時,到場聽判的那個叫清塵的道士。據說這個清塵是這些玉虛宮道士中輩份相對比較小的,不過武藝卻相當厲害。此時這個清塵正提著一柄寶劍,劍雖然還未出鞘,但從他的眼神中卻可以看出深深的戒備。估計只要自己稍有異動,立即就會拔劍劈殺。丁與昌自認自己的武功絕不是這個道士的對手,更別說旁邊還有他好幾位師叔輩的道士,自己想要逃走只怕勢比登天。

判斷清了形勢,丁與昌也就放棄了逃跑的念頭,卻也沒有像莫氏兄弟一樣磕頭求饒,只是緩緩的站起身,將手中的刀往地上一扔,便不再言語。一副要殺要剮悉聽尊便的樣子。

這時從神像後面轉出一人,來到供桌邊,向劉萬寶問道:“劉大哥,此人是誰,看著到是比地上跪著的兩人有骨氣?”

還沒等劉萬寶答話,旁邊的清塵已經幫他給出了答案:“稟師叔,這漢子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良鄉縣失手傷了劉師叔的那個賣藝小夥的師父,名叫丁與昌。小侄與他在良鄉縣打過官司,印象很深刻。”

說著又轉向供桌另一邊說道:“曾師叔也應該見過他的。”

“老張,清塵說的沒錯,就是那個紅臉漢子。他左臉頰上的那道疤我記得很清楚。”站在供桌另一邊的曾志林也認出了此人。

劉萬寶聞言,不由驚訝道:“原來你們與此人打過交道,劉某還真是沒有想到。據劉某所知,此人是三個月前來山寨入夥的。魏大當家的看他功夫不錯,有一股子狠勁,就留下了他。唔……,他上山時確實是帶著一個徒弟,估計就是你們說的那個了。”

說到這兒,劉萬寶若有所悟的點點頭,繼續說道:“原來他與你們是有過節的,怪不得他會和那個史飛豹一起慫恿魏大當家的襲擊玉虛宮呢。不過,不對呀。既然是他徒弟傷了你們的人,應該是你們找他麻煩呀,怎麼現在倒過來他找你們麻煩了呢?”

劉萬寶不說此話到也罷了,他此話一出,那丁與昌不禁悲出中來,也不再顧忌自己的處境,滿面悲痛的說道:“劉當家的,丁某雖然不知道你為何與這些個臭道士攪在一起,但這些道士剛才說的話並非實情。不錯,丁某的徒弟,同時也是丁某的義子當初確實是一時失手傷了那個姓劉的道士。但那道士只是受了些傷,將養了些日子就好了。丁某見那道士並無大礙,本想息事寧人賠他一筆銀錢,這事也就過去了。

可是這些個臭牛鼻子卻得理不饒人,反而勾結官府重責丁某與義子。不但把丁某的所有積蓄都罰沒了,還打了丁某和義子的板子。可憐我那義子被打了八十板子又被帶枷示眾一月,結果等他刑滿,我將他接回住處還不到三天就一命嗚呼了。丁某與義子比親父子還要親,這殺子之仇不共戴天,丁某豈有不報之理。

不錯,我與史兄弟之所以鼓動魏大當家的襲擊玉虛宮確實是存了借刀殺人,使自己大仇得報的心思。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想不到魏大當家的竟然沒有得手,而你劉二當家的又已經與這些道士沆瀣一氣,出賣山寨的弟兄。今日既然落到了他們手裡,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丁某要是皺一皺眉頭就不是漢子。”

說完,這丁與昌頭一抬,眼一閉,一副大義凜然等死的派頭。劉萬寶被他一句出賣弟兄說得老臉一紅,不過在火光的掩蓋下別人沒有看到。此時他縱然有一肚子苦衷也不知道該說給誰聽,這一切只能由他自己默默承受了。

而旁邊的清塵、曾志林、張維信,以及被執委會安排參與此次行動的錢遠山、唐潮、楊新等人則被他這番顛倒黑白的說辭給搞得哭笑不得,感覺自己簡直是比竇娥還冤。他們直到今天才知道那個賣藝小夥居然因為受刑不過而丟了性命,這絕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雖然對自己的兄弟被人扎傷的事很氣憤,但他們從來沒想過要肇事者以命相抵。至於說到與官府勾結就更談不上了,雖然透過鍾員外的關係,他們與胡知縣及鄭捕頭也算相識。但在此案的審理過程中卻完全沒有利用任何私人關係來影響案件的審理,一切都是胡知縣按照遼國律法裁決的。那小夥的死完全是個意外,怎麼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