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壽州城下(下),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射擊時的情形一樣,四門青銅炮發射出的四發十餘斤重的鐵炮彈依然是所有發射物中速度最快的。當其他火藥包依然在空中飛行時,它們已經落在了壽州城的城頭之上。雖然由於訓練時間較短,神機直首次實戰射擊的精度比較差,四發炮彈只有兩發落在了預定目標——城門樓——附近,但無論是否落在了自己應該落的地方,這四顆大鐵球在徹底停下來之前,其所經之處都留下了清晰的印跡——壽州城北門城樓上留下了兩個大洞,連城上帶城下,共有十幾名士兵因被擊中而或傷或死,就連在城頭上觀察周軍陣勢的劉仁贍都差點被城門樓上掉下了碎磚砸中。
僥倖躲過一劫的劉仁贍一邊拍打著落在身上的塵土,一邊在心裡暗叫僥倖。心想,如果不是自己因為想再觀察一會兒敵軍的軍陣留在城牆邊上,而是在剛才因為身體不適而回到城門樓中去休息,這會兒只怕已經被這突如其來的石彈給砸個正著——以劉仁贍的見識,這樣的攻擊只能是被拋石機拋過來的石彈所為。
不過,還沒等劉仁贍再次抬頭觀察敵人是否已經開始進攻,站在他旁邊的節度副使孫羽突然手指天空,大叫一聲:“不好,敵軍拋石攻城了。”叫完,也不等劉仁贍下令,便已經與其他將領一起,拉起有病在身、行動較慢的劉仁贍往女牆根上躲去——此時敵軍拋過來的石頭已經可以看到,再往城下跑肯定是來不及了,躲在牆根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在孫羽大喊的同時,一些眼尖的守城兵士也看到了天空中那正在向自己落下的一個個黑點。於是,眾兵士紛紛學著自己長官的樣子,抱頭倦身,躲在了牆根裡。
可惜的是,包括劉仁贍、孫羽在內,所有的南唐軍官兵都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在他們看來最正確的“防石方法”,使他們失去了最後一線逃生的機會——火藥包的攻擊主要是針對城牆上守軍的,如果南唐軍的官兵玩兒命往城下或者城裡跑,還是有很大希望躲過這一劫的。
片刻之後,數以百計約十斤重的小型火藥包首先落在了城牆以及城牆左近的地方——出於發射安全性的考慮,火藥包的引線都留出了一定的餘地,以保證不會在距離發射陣地較近的地方爆炸,因此絕大多數火藥包落地後都沒有馬上爆炸,而是藉著運動的慣性開始四處翻滾。
於是,此時壽州守軍的眼前便出現了奇怪的一幕——數以百計或圓或扁,似乎是以麻布包裹,還哧哧冒著火花的奇怪物體在自己身體周圍或者不停滾動,或者彈跳幾下便不再動彈。
就在南唐軍官兵猶豫著是不是應該揀起一個看看的時候,那些正是哧哧冒著的火花卻突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耀眼的紅光、一聲巨大的爆響,以及一團黑白相間的濃煙——能看到這一景像的前提是這些官兵還有幸活著,並且眼睛沒被炸瞎。
在接二連三、持續不斷的爆炸聲中,那些原以為可以躲過周軍石彈攻擊的南唐軍官兵立時就被一團團的火光和煙霧籠罩了起來。那些離著火藥包比較近的兵士不是被炸傷臉面、就是被炸傷眼睛,最少也是被巨大的聲響震得兩耳鳴叫,聽不到聲音。那些離得比較遠的兵士雖然不曾受傷,卻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傻了,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而幾乎將整個北城城牆都籠罩在裡面的濃煙,更是嗆得所有南唐官兵咳嗽不止。
劉仁贍和孫羽這對正副節度使也未能倖免,二人雖然都沒有受什麼傷,但同樣被刺鼻的硝煙嗆得大咳不止,身體較弱的劉仁贍更是咳得鼻涕眼淚一起流了出來。節度副使孫羽雖然搞不明白周軍到底使用了什麼怪招,令城頭上充滿這種刺鼻的煙霧,但有一點他是很確定的——城頭絕非久待之地,應儘快離開。
因此,他連忙強忍住咳嗽,伸手去攙自己身邊的劉仁贍,打算將其帶離城頭,到城下安全之處指揮戰鬥。可是,當他站起身、彎下腰,扶住劉仁贍的胳膊,準備將其從地上攙起時,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一種危險正在逼近的預感。而就在他猶豫著是繼續扶起劉仁贍跑下城,還是重新躲回女牆的牆角時,一陣怪異的嘯叫聲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頭頂。那是一種沉重的物體在空中快速飛行的聲音,而且從聲音的大小,孫羽可以判斷出它離自己的距離已經很近了。
周軍以煙霧為掩護,對壽州守軍進行石彈攻擊——這是孫羽在死前的最後一個念頭。一隻重達百斤的巨型火藥包不偏不倚的落在彎腰低頭,正準備攙扶自己的上司起身的孫羽身上。雖然火藥包不像石頭那樣堅硬,但其重量卻絲毫不比石頭輕。在巨大的衝力面前,孫羽的血肉之軀立時被砸得骨斷筋折,當場便斷了氣。然而,孫羽被砸死並不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