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海軍提案》,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維信將第四份札子交到王崤峻手中,說道:“這封電報是軍事部發來的,老十一他們建議,在團隊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考慮開始著手組建自己的水上力量。”
“水上力量?”王崤峻有些意外的問道,“我儘管對地理瞭解有限,但也知道幽雲十六州地處北方,雖說這裡也有些河流,但無論是河流的數量還是河流的規模都有限,既沒有江南那密如蛛網的水網地帶,更比不上黃河、長江這樣的大江大河,根本不適合發展水上力量。老十一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提交這樣的建議很不合情理呀?”
說到這裡,王崤峻略一琢磨,似有所悟的推測道:“這個建議該不會是飛宇兄弟攛掇著老十一他們提出來的吧,畢竟飛宇兄弟在穿越前是幹海軍的。雖然現在他是‘飛龍軍’的參謀,但‘飛龍軍’歸根到底只是陸軍,跟海軍一點邊都沾不上。
據我所知,飛宇兄弟自打加入團隊以來,雖然一直在軍事部及‘飛龍軍’當參謀,但他一個海軍出身的軍官,半路轉行幹陸軍確實有些專業不對口。儘管他乾的很用心、很努力,也一直虛心的在向老十一等人請教,然而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海軍與陸軍雖然都是軍隊,但除了佇列和內務要求之外,無論是基礎訓練,還是戰術訓練,二者之間的差距那是相當大的。
因此,儘管飛宇兄弟花了不少力氣,下了不少苦功,但要想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達到像老十一、老二十四那樣的水平卻是不可能的。其實,不要說這兩個人,就是已經離開部隊好幾年的老二十六和在穿越前只是普通一兵的老三十五,論起戰術思想和戰鬥素養,都要強於飛宇兄弟。所以他幹起來恐怕會有一種有力使不上的感覺,搞不好還會有一種被邊緣化的感覺。如果團隊能夠發展所謂的‘水上力量’,那他這個專業人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張維信聽罷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說道:“關於飛宇兄弟現在的感受,五哥說的倒是非常貼切。不過,有一點五哥卻猜錯了。按照老十一他們電報中的說法,有關發展水上力量的建議並不是飛宇兄弟提出來的,而是軍事部的幾位兄弟在瞭解到咱們‘塘沽鹽場’近來經常受到小股海盜騷擾,卻因為缺少必要的船隻和水手,對這些不過是一群群烏合之眾的海盜只能被動防守,擊退對方的登岸襲擾,而不能主動出擊,剷除對方的根基之地。長此以往,不但會妨礙鹽場的生產,而且可能還會對鹽場內保安隊以及鹽丁們計程車氣產生不利影響。
雖說保護鹽場是保衛部的事,但作為團隊最強大也是最核心武裝力量的‘飛龍軍’卻也不願意坐視不理。所以,老十一他們就有了建立一支水上,或者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海上作戰力量的想法。這份提案的內容主要是由老十一、老二十四、老二十六,以及遠在‘開封留守處’的老十二擬定的,飛宇兄弟只是作為專業人士之一,為這份提案提供了一些專業技術支援。而且老十一他們在提案裡推薦的海軍首領也不是飛宇兄弟,而是老十二。當然,從內心來講,飛宇兄弟對這份提案肯定是舉雙手贊成的。”
聽完張維信的介紹,王崤峻知道自己剛才有些想當然,結論下的過於草率了。因此,他趕忙靜下心來,將軍事部發來的電報仔細閱讀了一遍。
電報中所寫的內容與剛才張維信介紹的沒有什麼出入,錢遠山等軍事部兄弟確實是出於對小股海盜屢屢襲擾“塘沽鹽場”,而己方卻因為沒有船隻和水兵而只能被動應對感到很憋悶,並由此聯想到“飛龍軍”雖然強悍、英勇,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但這些都只能在陸地上才能施展開。一旦到了水中,“飛龍軍”這隻陸地猛虎也就失去了根基,其實力肯定會大受影響——別的不說,光是暈船這一條,就會使“飛龍軍”兵士們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因此,錢遠山等人希望能夠在不影響“飛龍軍”現有實力的前提下,建立起一支能夠在水上作戰的武裝力量,使“飛龍軍”更加完善——如果“飛龍軍”連水都不敢下,又怎麼配得上這“飛龍”二字呢?
儘管錢遠山等人的提案寫得很好,有關訓練計劃、造船計劃等方面的內容也包含其中,可以說是非常完美。但是,對於王崤峻來說,現在團隊正在快速擴張自己的勢力,無論是擴大“飛龍軍”,還是在整個幽都府乃至南京道佈置眼線、暗探,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以團隊目前的財政狀況,確實並不太適宜組建耗資巨大,同時又見效較慢的海上作戰力量。
不過,就在王崤峻打算否決掉這份提案的時候,錢遠山等人在提案中所列出來的組建海上作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