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羽翼漸豐(完),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歷七年九月初一,“天福樓”天字一號包間中,張維信和鄭知微一面漫不經心的翻動著手上的談判提綱,一邊好整以暇的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柳雲燕和她的一名手下,等著對方就己方提出的合作條件給出答覆。
此時的柳雲燕和她的手下心中卻是慍怒不已,張維信剛才提出來的合作條件很是苛刻。他不但提出“清園”兄弟這邊要佔有各處作為掩護用途的買賣店鋪、青樓酒樓收益的八成,這樣高出柳雲燕所能接受的讓出七成利潤的限度,而且還提出將原本按月分紅的規制改成按年分紅。這等於在無形中控制了柳雲燕財權,對於“飛燕堂”幽州分堂在遼國的發展那是很不利的。
如果說在錢財問題上柳雲燕還能忍讓,畢竟這些買賣絕大部分的資金都都是由“清園”兄弟那邊出的,柳雲燕這邊只會象徵性的出個半成一成的,算是表示一下自己合作的誠意——柳雲燕其實也想多出些,好為自己多爭取一些話語權,但她需要花錢的地方多,而從總堂那邊獲得的資金卻有限,根本不能和生意做到天南地北的“清園”兄弟相比。
那麼張維信接下來提出的條件中,要求柳雲燕提供“飛燕堂”安排在幽都府各州縣堂口中人員的詳細資料、要求柳雲燕定期提供“飛燕堂”各州縣堂口所發展的本地新成員的名單、要求與“飛燕堂”分享其所獲得的各種資訊,等等條件就令柳雲燕有些忍無可忍了。因為如果她照做的話,那就等於是把“飛燕堂”幽州分堂完全暴露出來給對方看,在“清園”兄弟面前,她和她的手下們將再無任何秘密可言——這對一個秘諜組織來說絕對是致命的。
然而俗話說的好“人在矮簷下,怎能不底頭”,儘管柳雲燕此時已經忍無可忍,但她卻不能做那無需再忍的反擊。現在的情況就像當初她與張維信第一次談判雙方合作時一樣,有求於“清園”兄弟的她,根本就沒有多少可以用來和對方討價還價的籌碼。
至於用強則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以柳雲燕對“清園”兄弟實力的瞭解,她很清楚對方無論是財力、物力還是人力,都遠比自己所控制的勢力強上何至幾十倍。漫說是自己手下那一兩百名以潑皮、混混為主的探子,即便是遼國的官軍,來的人數稍微少一點都不可能在“清園”兄弟手下的那些護衛面前討到一點便宜。柳雲燕相信,只要“清園”兄弟想,那麼有官方身份的他們,完全可以藉助遼國官府的力量,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飛燕堂”幽州分堂一網打盡。
因此,在最初的氣憤之後,柳雲燕還是很快就冷靜了下來,開始利用自己手中不多的籌碼,與張維信討價還價。兩人一個是咄咄逼人,想盡一切辦法削弱對方的實力,使其始終處於己方的控制之下。另一個則是步步為營,想盡一切辦法反駁對方的要求,既讓自己保持獨立性,又不至令對方翻臉,使商談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激烈交鋒,在各自都做了一些妥協和讓步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在柳雲燕同意共享那些不涉及“飛燕堂”內部機密的情報的前提下,張維信放棄了要求對方提供現有探子資料,以及今後發展的本地新成員名單的要求——這一條看似張維信做了讓步,但是由於“飛燕堂”的人需要依託“清園”兄弟所開各類店鋪做掩護,“清園”兄弟這邊要掌握對方在各個堂口安排的探子其實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有沒有這一條其實並不十分重要。
以柳雲燕的頭腦自然也能想到這一點,但現實的情況使她不得不做一些自欺欺人的事情,以儘快完成總堂交給她的任務。唯一能令她感到一絲欣慰的是,在她的堅持下,張維信最終還放棄了要她提供今後發展的本地新探子名單的要求。有了這個基礎,她完全可以在用老班底糊弄“清園”兄弟的同時,在幽都府各州縣建立起一套新班底來為自己打探訊息、交流地方勢力,而不用擔心“清園”兄弟這邊的干擾。
張維信與柳支燕的談判持續了三天,到九月初三的晚上才在雙方的各自妥協當中結束。根據雙方的約定,從九月初十開始,穿越團隊商貿部便開始進行運作,一場大規模的買賣店鋪的收購與新建風潮席捲了整個幽都府,並逐漸向南京道其他州府蔓延。
不過,與以往收購或者新建買賣鋪面都是獨立運作,各個鋪面自成一體不同。在這次的大規模鋪面收購與新建風潮中,穿越團隊首次使用了統一的稱呼,或者說使用權統一的對外logo——“大通商行”。按負責此項工作的謝天所說,“大通商行”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大。這不但體現在它的名稱上,更體現在其涵蓋幾乎所有生意領域的經營範圍,按照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