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翁婿對話(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夫和老夫的朋友們卻沒有輕舉妄動,而是仍然在耐心等待,等著那可以給契丹人致命一擊的機會。
這次如果周軍果如徐將軍所說起兵北伐,那自然是個趁勢而起的好機會。屆時老夫自會說服老夫的那些朋友,與賢婿及賢婿的那些兄弟合兵一處,共同為幽雲的百姓士紳一戰、為自己的前程一戰。
只是,既然咱們是借勢而起,自然就要選一個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時機。以老夫看來,等周軍殺到山後八州時再起事固然過晚,可若是現在就有所行動卻又嫌太早,最佳時機當是周軍兵臨范陽、良鄉之時。到那時,咱們或者勸說守城官吏開城投降,或者搶關奪城迎接周軍,大可視情形而定。如此,咱們既可以得到想要的功勞,又能夠保障自身的周全,可謂是一舉兩得,豈不是要比賢婿及賢婿的那些兄弟靠自己的力量起事穩妥得多,也容易得多。”
聽完鐘有朋的所謂“勸告”,王峰一方面責怪自己反應太慢,沒能在第一時間向自己的岳父講明自己這邊的真正實力,令對方產生了誤會,從而有些輕視自己這些兄弟。另一方面,他卻也有些欣喜,因為正是由於自己慢半拍的反應,使得在意自己及眾兄弟安危的岳父大人說出了其早有反出契丹之心,並因此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其同盟的實力已經遠超過其所認為的“清園”兄弟這一方。如此看來,今天自己不但能圓滿完成說服岳父大人為團隊當說客的任務,而且還很有可能為團隊拉來一支實力不弱的同盟軍。
於是,等鐘有朋結束對他的教育,停下來喝茶的時候,王峰先是起身向鐘有朋施禮道:“岳父大人所言極是,小婿受教了。”
隨後,王峰便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不過,岳父大人還請放心。小婿及小婿的兄弟們雖然年輕,但卻不是那種只憑一腔熱血,做事不管不顧的毛頭小子。如果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將敵我雙方的實力進行了仔細對比,認為自己這方有必勝的把握,小婿的兄長們也不敢讓小婿來請岳父大人幫忙幹這等會被抄家滅門的大事。”
見王峰說得胸有成竹,鐘有朋不由得奇道:“不知賢婿及賢婿的兄弟們有何倚仗,竟有如此把握確信自己能夠戰勝實力強大的契丹人?”
王峰不慌不忙的答道:“小婿及眾兄弟之所以如此有把握,只因吾等兄弟佔有天時、地利、人合。”
說完,王峰依次伸出三根手指,向鐘有朋解釋道:“小婿的八哥徐紹安如今在周國為官,而且深得周主器重,周國朝廷的各種重大決策他都會很快知曉,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派人送到幽州來。如此一來,吾等兄弟對周國朝廷的動向、周軍北伐的具體時間、兵力佈置、所用戰法,等等情形都會了如指掌,從而能最大限度的配合周軍的行動,在最合適的時間起事,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功勞。此乃天時。
小婿及眾兄弟雖然生在海外,但迴歸中土也已有數年光景。這幾年中,吾等兄弟除卻置辦產業、維持生計外,也曾花費大量的時間周遊幽雲各地,特別是對山前八州,更是詳細查勘。對於八州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不敢說了如指掌,卻也是熟記於心。此乃地利。
幽雲十六州自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人後,漢人百姓士紳無一日不在渴望著脫離外族統治,重歸漢人朝廷。只是懼於契丹人的武力,一時不敢輕舉妄動罷了。吾等兄弟以為,一旦周軍開始北伐,幽雲百姓士紳必定群起響應、夾道歡迎。到那時,吾等兄弟打起“脫遼入周”的義旗,自然會一呼百應,萬眾支援。此乃人合。”
王峰滔滔不絕講了一大段,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在鐘有朋看來,自己剛才的那番說教對方顯然是沒有聽進去。因為對方列舉的三條,除了天時之外,後面的地利、人合都是虛的,並不會為王峰等人的起事帶來實際的幫助。
王峰自然明白光憑這三條是不可能說服鐘有朋的,於是不等對方再給自己“上課”,他又伸出了第四根手指,說道:“除了前面的天時、地利、人合之外,吾等兄弟還有一條最重要,也是最用的倚仗——軍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