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閒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強軍中的強軍(中),新宋英烈,京華閒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上一萬句話都要管用得多。”
對於黃海的說法,楊新和王峰一致點頭,表示贊同。隨後,王峰便吩咐門外值守的親衛拿來紙筆,就在會議室中寫起了報告。雖然考慮到譯碼和發報的時間,王峰的這份報告寫得很簡短,但卻是言簡意賅,該說的全都說到了。
報告寫完之後,王峰又仔細瀏覽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疏漏之後,這才交給楊新。楊新同樣瀏覽了一遍,這才叫來專門的電報送報員,送到電報室立即發出。
送出電報後,兄弟三人並沒有馬上回房休息,而是依然留在會議室中,直到接到“涼園”那邊的回電,表示“飛龍軍”“翔龍堡”基地已經準備就緒,第二天只管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即可後,兄弟三人心裡才算徹底踏實下來,紛紛返回自己的房間。
第二天,應歷八年陰曆正月初七一早,王峰、鐘有朋等人與送到大門口的楊新、黃海告別,登上四輪馬車,繼續向二十里外的霞雲嶺進發。由於在早飯的時候,從王峰那裡得到了王崤峻等人同意其在前往“涼園”途中參觀“飛龍軍”一處營地的訊息,鍾家父子心情很好。以至於連暈車的狀況都減輕了不少,前一天的那種不適感基本消失,鍾世文甚至有興致撩起車子一側的窗簾向外觀望,欣賞一番冬日的山中景色。
車子走了約莫一個來時辰,因為冬日山間景緻比較蕭瑟,有些看膩了的鐘世文準備放下窗簾閉目養神一會兒。就在他要放沒放的時候,一座巨大的建築突然映入了他的眼簾。雖然說不出準確的數字,但依鍾世文的經驗,這座建築至少有近十餘丈高、三四十丈寬。在這荒山僻壤之中,見到一座如此巨大的建築,也難怪會引起鍾世文的注意了。
有如此奇怪的建築在眼前,鍾世文早把閉目養神的想法拋在了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座建築觀看。隨著車隊不斷的行時,距離那座奇怪建築的距離也越來越近。漸漸的,鍾世文發現那座奇怪的巨大建築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身處於一座鎮店當中。而且,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座鎮店上空煙霧繚繞,就如同下面有無數個炭火爐在燃燒似的。不但如此,在離這座鎮店不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座規模不亞於它的村鎮。
鍾世文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良鄉、范陽兩縣周邊的地理還是比較瞭解的。在他的印象裡,在這片區域裡從來沒有過如此規模的村鎮。一般來說,由於耕種不便,許多時候只能靠著打獵為生,所以山裡的村子都比較小。一個村能有七八十戶、二三百人就已經不錯了。個別村莊由於處於山間谷地,地勢相對平坦,能夠多種些糧食,可能人口會多一些,但最多也就是二三百戶、七八百人的樣子。可眼前的這兩座村鎮看規模,至少都可以住進去上千戶、四五千人。
如此規模的村鎮,而自己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不由得鍾世文不關注。他不但不再放下窗簾,反而還把鑲著一塊玻璃的車窗——左右各有一扇玻璃車窗是穿越眾自乘馬車的一大特色,也算是科技部為大家提供的一點小小的享受——開啟,探出頭去仔細觀瞧。
鍾世文的行為自然是引起了鐘有朋的注意,但在問明自己兒子行為反常的原因後,鐘有朋也不顧儀態,將腦袋湊到車窗邊上,順著鍾世文指點的方向,觀察那兩座不該出現在那裡的村鎮,以及那座奇怪的巨大建築。
觀看半晌之後,鐘有朋雖然和鍾世文一樣搞不明白這兩座村鎮是何時出現的,但有一點他卻是能夠確定的,那就是自己車隊的前進方向就是這兩座村鎮。發現這個情況後,鐘有朋突然心中一動,似乎是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而且,隨著車隊不斷前行,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車隊左近並上前來盤查的騎馬武士,特別是最後那幾隊穿著與這個時代武士迥異、身後揹著樣子奇怪的鐵管,在看到王峰和他手裡的憑證後雖然態度恭謹,卻依然要每輛車都仔細檢查一遍,並要求除王峰所在的馬車外的所有馬車都放下窗簾行駛的武士的出現,則使鐘有朋更加確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此時的鐘有朋已不再像剛才那般驚訝與好奇,他一邊吩咐自己的兒子不要破壞對方的規矩去揭窗簾,一面靜靜的等待著對自己判斷的證明。
這樣的靜等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不過小半個時辰之後,馬車便停了下來。過了片刻,車外傳來了王峰的聲音:“岳父大人,‘飛龍軍’‘翔龍堡’大營到了,請岳父大人下車,進營一觀。”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