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古玩人生,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蛻漆液,既能清洗也能蛻漆,最重要的是,對物件本身基本上沒有傷害。

所謂的助手,其實就是吳文古指揮,於立飛拿著刷子,小心翼翼的把蛻漆液仔細而均勻的塗到盆體上。過半個小時之後,再用清水沖洗。外層的白漆很快就脫落下來。盆體上確實有款有識,而且有一圈的鐫刻。因為有陰刻,有些字被白漆蓋住,於立飛換了枝毛筆,再小心謹慎的刷了一遍蛻漆液之後,很快,這個瓜瓣圓盆就徹底露出了真容。

“江邨未見一枝開,萬樹羅浮手自栽。只在山中雲隔住,更無人處鶴飛來。孤高久佔群芳譜,遺逸偏生絕世才。似我銅瓶作清供,非君不稱好樓臺。道光乙未仲秋月下澣,九山朱其鎮。”吳文古等於立飛一走開,馬上拿起瓜瓣圓盆,就著桌上的檯燈,輕聲吟誦著。

“爸,這個朱其鎮,好像是道光年間的進士吧?”吳志存不愧是博物館的副館長,知識淵博,一聽到名字,馬上就有了印象。

“是的。朱其鎮,字九山,嘉興人。道光九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轉諫院,授甘肅暫行按察使。在世曾任滇南典試,並兩充會考官。他愛好書法,著有《滇南紀程錄》等。”吳文古說道,作為考古專家,能記住上萬個歷史人物,對每個朝代每段歷史,都要潛心研究。

“吳老,這個瓜瓣圓盆,是朱其鎮訂製的吧?”於立飛問,既然朱其鎮是進士,自然不可能去幹匠人的活。古代的手工藝者,哪怕手藝再精湛,社會地位也很低下。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手工藝者的地位還在農民之下,一個讀書人怎麼可能去當匠人呢。

“應該是的,道光年間文人士大夫階層常有談儒、辯經的雅集活動。朝鮮使臣樸思浩曾在記錄其出訪燕京的專著《燕紀程》中,專門列有《春樹清譚》一節,講得便是他與中國文人士大夫朋友們聚會討論的場景。他們常常在時任內閣中書丁泰的春樹齋中相約,其中便有朱其鎮。《道鹹宦海見聞錄》載:道光十一年後,朱其鎮亦常與樓仁、張集馨等人相約‘賦課’,‘每月六集,迭為賓主’,他們吟詩作賦,時相唱和,其間亦常常互送禮物,以增雅趣。此件花盆,極有可能便是朱其鎮訂製的一件雅集禮品。”吳文古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數家珍。

這讓於立飛很佩服,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像吳文古這樣,見到一件古玩,就能把來龍去脈講得這麼清楚,那就算是正式進入古玩界了吧?但他也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其他的捷徑可走,只有多學、多看、多問,才能迅速成長。

“吳老,這東西能值多少錢?”任靜天問,他對這個瓜瓣圓盆也很感興趣,可是最讓他感興趣的,還是價格。

“此盆盆體碩大,通刻詩文,刻繪刀筆老辣,字型似有顏、柳之風,具有濃厚的文人意味和時代價值。如果一定要說個價格的話,應該在八萬以上,這應該是目前的市場價。”吳文古緩緩的說道。

“小於,這盆你是哪裡買的?”吳志存問,他記得上次那個明宣德釉裡紅梵文出戟蓋罐,好像就是於立飛買的。現在這個朱其鎮訂製並刻段泥瓜瓣圓盆,又是他拿過來的。不說那個明宣德釉裡紅梵文出戟蓋罐,光是這個朱其鎮訂製並刻段泥瓜瓣圓盆,於立飛就無需到博物館當什麼保安。

“他這哪裡什麼買的,完全就是撿的。”任靜天酸溜溜的說道,他對古玩感興趣也有好幾年了,可是這幾年卻一個漏也沒撿過,可是於立飛呢,撿漏就像吃飯似的。

“上次那個玉扳指不是賣了麼,我就讓任哥幫我買了套房子。這個花盆就是那個房子裡的,當時我也沒注意,只是在搬移花盆的時候,感覺有些凹凸不平,我才特意留意了一下。”於立飛謙遜的說。

“小於,你的房子買在哪裡?”吳文古饒有興趣的問,於立飛有錢第一件事就是買房,這讓他很欣慰。不像有些人,一有錢就去享受,就去擺闊,於立飛給他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就在博物館旁邊。”於立飛說道。

“立飛,這個瓜瓣圓盆,你有沒有打算出手?”任靜天問,抱來之前,這個瓜瓣圓盆塗著一層厚厚的白漆,不管放在哪裡都不起眼。可是現在清洗之後,就像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不管擺在哪裡,都顯得光彩奪目,能吸引無數人的目光。

“如果價格合適的話,可以考慮。”於立飛說道,幾天前他還覺得自己成了富翁。但這幾天花錢的速度,讓他有一種緊迫感。再說東西放在家裡,也不安全。

要價格合適很簡單,嚴禮強一接到吳文古的電話,說有件好東西,讓他過來看看。如果有興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