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心思異3,女商梟,陸小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青苗法之事,太子日漸覺察章煦的才能;而在細則的商討之中,章煦更是處處為太子考量,以至於李昶是愈發對他信任有加。等到只剩他們兩人,不等章煦提出疑惑,太子就直接把沈狄的來意和兩人商定的結果一併吐露,頗有幾分向章煦問計該如何開口的意思。
孰料,章煦當即面色大變,疾呼道:“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太子顯然沒有料到章煦竟有如此大的反應,怔住了。
“殿下,沈尚書糊塗!”章煦痛心疾首,字字懇切,“沈尚書這不是在幫殿下,而是在害殿下啊!”
太子一驚,即刻問道:“先生,這是從何說起啊?”
章煦顧視左右,欲言又止。
太子信誓旦旦地立下承諾:“先生不必有所顧慮,有什麼話,出於先生之口,入於孤的耳中,絕不會有第三人知曉。”
章煦仍有些猶豫,支吾著道:“殿下,或許是微臣多心也未嘗不能。”
“先生!”太子再次許諾,“沈卿雖與孤是姻親,且官居尚書,然其年事漸高,時常目視短淺,慮事不周。先生有大才,亦處處為孤考量,孤心中明白。此事究竟有何不妥,還請先生知無不言!”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連目光短淺、老糊塗這種意思都表現出來了,足見太子對沈狄有多不滿。
章煦當即拱手屈身行禮:“殿下如此看重微臣,實在是微臣之幸。只是關於此事,微臣尚粗淺有覺不妥,殿下願紆尊一聽,微臣自當無所隱瞞,據實相告。若有不妥之處,還請殿下海涵。”
“先生但說無妨!”
太子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章煦跟著他落座。
章煦禮數週全地回應,在太子左下首的位置坐下,而後說道:“殿下,微臣覺得,此事不妥之處,有三。”
“哪三處不妥?”
“其一,若真如尚書大人所言,國庫空虛的主因是賑災、征伐以及商稅欠收,那麼不妨詳陳條款,呈於御前。皇上並非昏聵之輩,而是聖命之主,只要言辭懇切,言之以實,最多罰俸斥責罷了。且此時正逢大軍凱旋,皇上興致正高,也不會因此重責相加。”
太子臉色難堪地搖了搖頭,顯然,章煦把這件事情看得太簡單。
國庫空虛,賑災、征伐的超額開支是小原因,年年都有遭災的地方,只不過上虞此次水災被燁王那廂的人利用,大做文章,所以才顯得重大了些;商稅欠收倒是個理由,但更重要的是碩鼠蠹蟲之過!
戶部上下雁過拔毛,已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也非一年兩年的事,而是歷朝歷代皆是如此,朝中上下,包括皇上在內,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真要徹查,也不是不可,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而這個理由,現在就出現了——就是那本不知出於誰手、不知此時握在誰手的暗賬。
更重要的是,戶部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是太子黨,而且手上都不乾淨,連帶著太子本身也牽扯其中,所以才決計不能自投羅網!
章煦見太子臉色難堪,會意地點了點頭:“殿下的顧慮,微臣明白了。不過,既是如此,微臣仍是要說,尚書大人之策更不可取。此舉非是亡羊補牢,而是飲鴆止渴!即便這一回,榮王爺與榮王妃肯出手相幫,懸在殿下您和尚書大人頭上的利劍,依然高懸在側。矇混過關了這一次,下一次又該如何呢?”
太子沉默了,仔細想想,沈狄說,只請慕容沖和林若施以援手,其實也不過是緩兵之計,得過且過罷了。
該空的國庫依然空著,相比於將要預支的款項,接下來的稅賦,不過杯水車薪。
即便是他引以為傲的青苗法,現在還只是個雛形呢,都還沒讓皇帝過眼呢!過眼了之後,也只是挑了兩江和兩廣試行呢!
章煦繼續說道:“殿下,這是其一。其二,殿下開了這個口,就算王爺和王妃願意拱手送上銀糧相幫,不僅殿下與王爺之間會生分,皇上的顏面也不好看。”
談錢傷感情,更何況是這麼大一筆開支?
是,林家給榮王妃準備的嫁妝確實豐厚,可那畢竟是榮王妃的,不是國庫的,更不是朝廷的!沈狄身為戶部尚書,自己不反思手下的人撈錢虧空國庫,卻惦記著榮王妃的嫁妝,這說得過去嗎?
開具的糧票有多少,皇上不清楚嗎?用來抵資的地產、田產有多上,難道京兆府尹只報了戶部,沒有稟報皇上嗎?
當然不可能!
既然皇上不曾有異議,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