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部分,至尊透視眼,點絳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事情沒發生,可他們之間確實做了超出上司與下屬之間關係的行為,哪怕是做為朋友,他們依然心存不良動機。
在公司裡面對蘇哲,變得越來越緊張。葉梓晴知道再這樣下去,工作會出差錯。如果不想給瑞鼎帶來損失,說不定最後要以辭職來讓自己的關係與蘇哲變得更純粹才行。
蘇哲建議在他面前大膽一點,葉梓晴也不希望真辭職。畢竟瑞鼎給她的待遇不差,再加上蘇哲的恩情,不到最後是不會選擇辭職這一步。
蘇哲扒了一口飯說道:“看樣子你對著我,壓力還是挺大的。”
葉梓晴連忙說道:“不是的,不關你的事。只是我自己想法有問題,只要想通了,就不會有事的。”
蘇哲指了指桌面上的飯菜說:“暫時不討論這個,先吃飯。不然你秀色可餐的樣子,我寧願吃你都不吃飯。”
葉梓晴愣了下,趕忙拿起筷子扒著飯。
跟陶居仁約了下午三點見面,慈善拍賣會是在後天,陶居仁這次過朱和市參加這個拍賣會是有人捐賺一件明代的瓷器出來拍賣。所得的拍賣善款,到時會如數捐給慈善基金幫助貧窮山區的孩子早餐、上學等一些問題。
事實上蘇哲對國內的慈善機構向來不是特別信任,自從前幾年因為有人炫富與一個慈善機構牽涉出後,接著又曝光不少慈善機構存在問題,印象更是差。
而最近那個慈善機構又在藉著各種機會不斷洗白,這種欲蓋彌彰的手法,更加讓蘇哲堅定,如果真要捐款,索性自己親自去操作。一步到位,總好過這線給了,最終只得個名,任何善事都沒做到,那會讓人很心塞。
蘇哲自問在錢財方面管理很差,所以沒想過日後自己想要做慈善基金之類的機構。不過他不做,或許對慈善機構不信任,並不會去阻止別人做善事。畢竟一竿子不能打翻一船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
蘇哲之前沒跟陶居仁見過,以為他跟龐統年紀差不多,沒想到比想象中年輕。兩人碰面後,根據長相判斷,大概是三十出頭。
“蘇理事,關於你這次來找我的事我聽龐館長說過。本該是我親自回昆城見你的,要勞煩你飛過來,真不好意思。”
“陶館長言重了,你現在做的是慈善事業,幫助貧窮山區的孩子,這是重中之重的事。找你問下關於玉佩是一回事,同時順道也想看看這次拍賣會有沒有不錯的東西,為山區的孩子盡點綿薄之力。”
陶居仁高興道:“那我先聽他們謝過蘇理事。如果多些像蘇理事這樣明白事理,又有愛心的年輕人,那是山區孩子之福呀。”
蘇哲連忙搖手說道:“陶館長這頂高帽子戴下來,我可承受不起。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不過是那顆善心沒泯滅,做著自己該做的事罷了。”
詢問完關於拍賣會準備的事宜,蘇哲問起此行過來的正事。
“陶館長,你說那塊玉佩是你友人從別人手中借過來的,那你能否聯絡到你那位朋友?”
“蘇理事這個真是很抱歉,他人我可以聯絡,只是他這會不在朱和市。之前知道你們要過來,我打電話跟他提過,安排你們兩個見面。他沒意見,準備就約今天的。”
頓了下,陶居仁繼續說道,“可惜真不巧,昨天他打電話說有一份重要的合同急著要籤,昨天晚上飛南宿了。”
“南宿?”
這個還真不巧。
如果東西是那人的蘇哲或許飛一趟南宿,反正他正好要去。東西不是他的,恐怕飛過去問不出什麼來。
想了下問道:“陶館長,那你有沒有聽你那位朋友提過,他借來的那塊玉佩有什麼來歷不?”停了傾刻蘇哲補充道,“陶館長不要誤會,玉佩我相信來途是合法的,我只是想了解一下。”
陶居仁道:“蘇理事不用在意,做我們這行的,哪件古董的來歷如何,大家心中有數。事實上他沒跟我說過什麼,之前是因為我說博物館要舉辦個展覽會,欠一件能夠鎮館的古董——蘇理事大家都是生活在昆城,博物館的情況你也知道。都說家醜不外揚,自家人就有一句說一句。”
“像昆城這種地方性的博物館,能夠拿得出手的古董不多。所以為了裝下門面,或者說賺幾張門票錢,大家厚著臉皮借了幾次不錯的古董回來。當時我跟那朋友只是隨口一提,也沒想到他會借。”
蘇哲看過展覽會的照片,除開玉佩之外,上次展出的古董確實有好幾件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像是有一幅唐朝的書畫,還有幾幅宋朝瓷器,他們產生的年代屬於兵荒馬亂時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