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兄弟們的錢財,老子入你娘啊……你還燒了兄弟們的糧食,你可是讓兄弟們咋過活?這天寒地凍的,是要讓兄弟們活活兒餓死啊!”
這鐵太保罵人當真是很有一套,破口大罵了好一會兒,用詞愣是沒有半句重複的,這等本事,當真是令人佩服。
他說話也是很有技巧,一句兄弟們的錢財,兄弟們的糧食,就讓歸心農成了所有人的敵人,引起了眾人的同仇敵愾之心。
大夥兒也是紛紛跟著罵。
鐵太保罵的嘴也幹了,眼睛都快冒金星兒了,才擺擺手,叫道:“都各自滾回去,這事兒,老子自有辦法!”
說著便是大步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眾人面面相覷,也是紛紛散了。
邱平和劉發成則是留在這裡指揮人清理火場,這等肯任事的態度,也讓寨子裡面的人對他們多了幾分尊重。
一日無話。
山寨中看似平靜,連個敢大聲說話的人都沒有,但是卻是個個心裡惶惶,恐慌無比。
沒了糧食,難不成要生生餓死。
傍晚時分,劉發成正躺在床上補交,忽然覺得屋子裡一黑,感受到了光線的變化,他縱是在睡夢中也立刻警覺的翻身而起,一骨碌翻下床來,來到了床的側面,已經拿起了放在床邊的刀,低低喝道:“誰!”
這會兒眼睛還沒睜開呢!
一個巨大的黑影站在窗外,發出甕實巨大的聲音:“四爺,大爺請您過去一趟。”
劉發成這才看清楚,原來是這廝的身軀把整個窗戶都擋住了,以至於屋裡光線瞬間黯淡下來。
“好!我這就去。”他應了聲是,站起身來。
……
安鄉墩。
正是傍晚,紅霞漫天。
安鄉墩中的軍戶們已經開始做飯了,屋頂的煙囪裡冒出一縷縷炊煙。
李王氏也在大廚房忙忙碌碌,給家丁們準備好了飯菜。
家丁們如期回來。按照之前的規律,吃完晚飯之後他們應該會繼續回去訓練,以此來習慣夜間的視物行走,乃至於是以後的行軍作戰。董策給他們的日常吃食中加入了大量的雞蛋、菠菜、牛羊豬雞等動物肝臟這些能夠增加維生素a的食物,再加上他們平時吃的魚肉裡面本就可以緩解夜盲症,是以透過這一段時間的營養補充,這種被稱為‘雀矇眼’在這個時代幾乎無人可以避免的病症,已經基本清除。
當然,這也需要訓練。
但是今天他們並沒有接著訓練,而是紛紛回到屋裡,把訓練了一天的髒衣服脫下來,換上新衣,然後端著大木盆排著隊在墩外集合。
集合之後在都頭的帶領下,來到河邊。
這會兒已經進入十一月,農曆的十一月,後世陽曆的十二月,雖然還沒到最冷的時候但也已經入冬。而小冰河時代下的天氣,更是酷寒,這會兒晉北大地差不多已經是零下十度左右,堪比後世最冷的時候。
河邊早已經封凍,但是這會兒已經被鑿開,裡面水聲叮咚。
這條河是幾乎沒有河岸的,河邊兒非常緩,他們紛紛順著河岸下去打了水上來,然後把衣服浸泡在裡面開始洗。每個人發的都有胰子,不過他們不怎麼捨得用,洗好一會兒才打上一點兒。
在鄉間洗頭都是用草木灰和淘米水,在他們看來,用這種滑溜溜的香胰子洗衣服簡直就是巨大的浪費,就是每人洗臉的時候才會打上一些。
水很涼,不一會兒便是把他們凍得手都通紅了,但是卻沒一個人叫苦,反而是幾個人有說有笑的說著話。
比這個更苦的,他們碰到的多了。
衣服並不好洗,進了十一月之後,董策便給他們一個人配發了兩件胖襖,這都是質量不錯的,穿著很暖和,但是想洗那就麻煩的緊了。所以他們都想了法子,把以前發的衣服穿在裡面——那衣服雖厚,卻是單衣,是可以拆開的,洗完之後再縫上,並無妨礙。這樣既不用汗溼了棉服,素日裡穿的還暖和。
洗完衣服之後,這些家丁們便紛紛回去,把衣服晾在了外面掛著的幾根繩子上。
然後又是在墩臺下面的那個小房間外面排了隊。
這裡被董策改成了澡堂子,裡頭什麼都沒有,只是懸著一根繩子用來掛衣服。每個人都是端著自己的木盆進去,旁邊就是廚房,一次進去三個人,專門指派兩個家丁在廚房裡燒熱水,然後把燒得很熱但並不會把人燙傷的水一桶一桶的拎進去。把熱水倒進盆裡自己擦洗,甚至由於柴火的珍貴,規定每個人最多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