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2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敲了敲書房的門,劉若宰的聲音傳來:“進來!”

“是!”

董策應了一聲,小心翼翼的推門進去。

董策行了禮,劉若宰擺擺手道:“起來吧,你幫我看看這個。”

說著他指了指書房的北牆,董策應了一聲,起身,往牆上看去。只見書房的北牆上,掛著一張碩大的地圖,董策掃了一眼,便從上面標註的地名判斷,這應該是一張甘肅鎮及部分甘肅鎮以北區域的地圖。

“關於這次咱們具體該如何行事,老夫昨日與白巡撫商議多時,今日把你叫來,是想聽聽你怎麼說?”

劉若宰看著董策,溫和道:“我知道你素來是有見地的,有什麼話,不妨就直說。老夫,定不會怪罪。”

董策昨天剛跟劉大器說,劉若宰在這種事兒上絕對不會跟自己商量,卻沒想到,今日一大早劉若宰就把自己找來,為的就是商量這件事。

從劉若宰剛才說的那一番話,他也明顯感覺到了劉若宰對自己態度的變化。放在以前,這種事怎麼可能會讓自己摻和?只怕自己如果多嘴說一句,就會被嚴厲的訓斥。劉若宰更是不會說出‘不妨直說我不會見怪’之類的話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終歸還是因為自己做的好,使得劉若宰對自己更加看重了。

董策應了一聲,沉沉點頭,臉上並沒有露出什麼驕傲自矜的神色,這是劉若宰很欣賞他的一點。

董策走到地圖前面,細細的檢視。這地圖很大,幾乎佔據了整面牆壁。看得出來,製作這地圖的人很用心,地圖上面山川河流,城池村鎮,都是標註的很清楚仔細。董策過去看到的這個時代的地圖,有的抽象的簡直跟山水畫一般,不過這副卻是不同,力求精細。甚至還在某兩點之間會標註上距離。

而在每一處城池軍堡的上面,還會標註上此地的駐守兵力,這讓人看起來就方便得多了。

出肅州衛往西北而行,不足百里便是嘉峪關,而由嘉峪關往北約二百里外,便是大草灘。如果從嘉峪關出發,隊伍又全部都是騎兵的話,一日之內就可到達大草灘。而且照這個速度,對戰馬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傷,到了地頭上依舊會有相當的體力。

“大人,”董策看向劉若宰問道:“屬下冒昧問一句,不知道咱們能動用的兵力,一共有多少?”

而後他又刻意強調道:“只算騎兵。”

劉若宰沉吟片刻,道:“劉大器這裡有一千五百騎兵,他還有二百多精銳家丁。嘉峪關遊擊將軍那裡約莫還有三百騎兵並五十餘家丁。動用的,大致也就這些。”

怎麼會這麼少?董策心裡一驚,但是接著便想到了理由。

雖然同為邊陲重鎮,但是和薊鎮、大同鎮、宣府鎮這些連年與建奴或是北邊兒的蒙古部落打仗的邊鎮相比,甘肅真的戰事無疑要少了許多。現下朝廷財政也是非常困難,府庫空虛,朝廷也是捉襟見肘。為了銀子的事兒,崇禎皇帝愁的白頭髮一天比一天多。靠著這點兒微薄的朝廷財政,想要保持全國各地所有軍隊都是同一個待遇,那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必然會有所側重。

建奴是天字第一號的大敵,所以遼鎮的官兵們待遇就最好,拿到的糧餉也最充足,兵丁也更足額。而義軍是僅次於建奴的第二號敵人,所以正在率領軍隊圍剿闖軍的三邊總督洪承疇,以及其他將軍諸如曹變蛟等人手下計程車卒,待遇也還不錯,僅次於遼鎮那些人。再次一點,就是如大同鎮宣府鎮這些地方的募軍。

而在朝廷那裡最不受待見,撥給的糧餉最少的,就是那等戰事不多,周邊的敵人似乎也沒什麼威脅的軍鎮。

朝廷每年撥下來的銀兩就那麼點,還要被層層盤剝,等落到甘肅鎮頭上就已經剩不下多少了。更別說,甘肅鎮這些文武官員也要從中撈上一筆。別人不說,就說白貽清、劉大器、王武略這三人,他們每年絕對是不會從中少撈銀子的。

等他們再撈完,剩下的銀子還有多少?

董策這麼一想,忽然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劉大器能養著一千多騎兵,還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屬下敢問大人,不知您對這察哈爾部,到底是怎麼想的?是要打,還是要撫?”董策又問道。這個問題其實相當難回答,劉若宰擰著眉頭想了好一會,方才沉聲道:“能撫,儘量撫,如果撫不了,那自然就要打!”

【嘿,想免費讀此書?快關注微信:和閱讀】

%77%77%77%2e%64%75%30%30%2e%6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