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上所有做下九門營生的,都給每個月給他交錢。甚至不止是那些人,攤販,以及那些沒什麼背景的店面,也少不得被他給勒索。
收保護費這種事兒,古已有之,後世綿延,而且很難斷絕。
並不只是張麻子一個,所有人都這麼幹,你不收,總也有人會收。
而私鹽販子們,也是各自都有各自的地盤兒,陽和城很大,人口也很多,官面勢力地下勢力更是錯綜複雜,一個人,是沒有這麼大胃口能吃下的。所以經過常年的鬥爭和妥協,陽和城地下的私鹽生意,基本上被十幾個人給瓜分了。這些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勢力,手下混混打手不少,而往往在官面上還有一些助力,如此方能穩住陣腳。
來自解州等地的私鹽販子,把鹽運到陽和城,但是按照道上的規矩,他們是從來不進城的,只把鹽運到外面的一個小鎮。而在那小鎮上,常年都有各方勢力的人待著,一旦得到風聲,立刻便進城傳訊兒。
城內的這些‘分銷商’們便親自,或者是派出手下得力的親信去小鎮上拿貨,而後拿到城裡來銷售。
這些‘分銷商’下面,還有更低一級的‘二級分銷商’,有的是拿了貨,走街串巷,偷偷摸摸的去賣,有的則是有固定的銷售地點,周圍的百姓都知道。有的勢力大一些,不怕官面上有麻煩的,則是乾脆就開的有鹽店。
其實國家法律重點打擊的,危險性比較大的是私鹽販子,他們只要是給抓到,基本上就沒得幸免。反倒是這些等同於銷贓的,其實並不會收什麼懲罰——鹽上又不會寫字,誰管你是從哪兒進的鹽?
當然,每個‘分銷商’手底下地盤兒的大小,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地下世界往往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而隨著一次次的殺戮,勢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