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的,有點兒地位身價的,用的是駑馬役馬拉的車。
遠處的陽和城南門人喊馬嘶,聲音鼎沸,熱鬧非凡。
在這個時節還能維持這等繁榮景象的大城,數遍整個大明朝北地,怕是也沒有太多。
也有些行腳商人走不動了,想往這兒躲著休息休息,但是董策這群人都是人高馬大,神情彪悍,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是以也很知趣兒的無人過來打擾。
他又在十里鋪呆了兩日,不是為了別的,卻是為了搬家的事兒。
進入小冰河時代這幾十年天氣酷寒,九邊之地就夠冷的了,九邊外面的遼東、喀喇沁、察哈爾等地就更是冷得不得了。豐州灘附近的大小板升農業區早就已經在連年的大旱天災之中荒廢,這片本號稱塞上江南的肥沃土地,先是被天災席捲,而後被黃臺吉一路屠殺,早就變成了人間鬼蜮。
一到冬天,草原上便是白災縱橫,大雪呼嘯,牛羊都給凍死,人也無法倖免。許多蒙古牧民吃光了家中那些凍死的牛羊,再也沒了吃食,就只剩下兩條路——要麼等著餓死,要麼……
就是去搶南邊兒的明國!
是以一到冬天,就是草原民族南下劫掠的高峰期。雖說這會兒原本雄踞漠北,號稱全蒙古之主,成吉思汗的後裔林丹汗已經被黃臺吉幾次打擊給嚇得逃到了甘肅嘉峪關外的大草灘待著,察哈爾眾多部落牧民也隨之遷走。他們反倒是因禍得福,大草灘地如其名,水草豐美,極為適合放牧。
只不過走的大部分是林丹汗的察哈爾本部,有一部分其它的部族留在了歸化城以南,豐州灘以南,鄂爾多斯萬戶以南。
這個年代,論起戰鬥力來,山海關外雄踞遼東的女真是無可置喙的東亞第一,跟他們比起來,不管是蒙古還是明軍都是菜瓜一般的存在。
成吉思汗的子孫,當年傲嘯天下,縱橫歐亞大陸三萬裡,從東海之濱,日升之處,一路殺到波羅的海沿岸,日落之所的蒙古鐵騎,早就已經是成為了永久消逝在風中的古老回憶。
他們的戰鬥力比之祖先,大概唯有‘羞愧’二字可以形容。當年林丹汗趁努爾哈赤南下攻明之時,率領號稱‘四十萬’的大軍攻略後金,結果努爾哈赤打完了明朝之後,立刻率軍轉戰千里,把林丹汗打了個大敗虧輸,一路潰逃千里才穩住陣腳。這個距離,差不多就相當於是從臨清一路逃到了薊鎮。反正夠遠的。後來黃臺吉更狠,趁著大草原上連續幾年旱災,林丹汗國力極大受損的時候,後金精銳盡出。十萬後金、蒙古科爾沁諸部聯軍直逼歸化城。林丹汗這一次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帶著人跑了,當然,就跟後世那位煊赫天下四十年的西太后在八國聯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宣佈‘西狩’一樣,林丹汗自然是不會說自己跑了的。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五七 等候多時
林丹汗先是率領以可汗斡耳朵直屬察哈爾本部為核心的十萬之眾,渡過黃河直奔鄂爾多斯萬戶。d…m走之前,他在歸化城的成吉思汗陵前搞了一個很大的撤軍儀式。
林丹汗登上誓壇,大聲宣稱自己永遠是全蒙古的“林丹巴圖魯汗”。然後便是一路向西,同時他也移動了成吉思汗的陵寢,並且成就了後世一個不解之謎。
後金的速度也不快,又要防備林丹汗突襲,又要盯著南邊兒的明朝小心別讓他們撿了便宜,再加上隊伍龐大,糧草輜重什麼的也不好弄,一路上磨磨唧唧的走了快倆月才到對話成。等黃臺吉率領大軍到達歸化城的時候,這裡已經是成了一座空城,裡頭一個人都沒有,全都跟著林丹汗跑了。
黃臺吉也沒氣力再追了,遠征千里,本就已經對後金的國力產生了極大的損害和影響,蒙古大草原上也尋摸不到糧食。沒有糧食,一切休提,士氣低沉,只好撤軍。
不過他在走之前,一把火把這座耗盡了俺答汗和三娘子的心血,號稱‘草原明珠’,有妖嬈多姿的“八大樓閣”與金碧輝煌的壯闊汗宮的歸化城給燒成了白地。
這會兒蒙古人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架不住明軍比他們還弱,所以來明朝的地盤兒揭露一番,對他們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外長城所處的綿延群山中,能夠通行的河谷等隘口不少,基本上都沒有士卒駐守。而小股的蒙古人入侵的話,甚至不需要直面這些河谷等通道要隘後面設立的墩堡軍堡,直接繞過去劫掠鄉間就行了。
搶完了東西之後,就在明軍的眼皮子底下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