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燒水做飯,吃著也方便。但是現在,吃飯的地點給改到了澡堂子旁邊,因為大人要求的飯前必須要洗手,這樣可以就近洗手。
在澡堂子旁邊一溜兒的起了十幾口大灶,有專門的人負責燒火做飯,都是一些體力比較差的少年和老人,以女子居多。這年頭兒的女子,甭管多老多小,哪有不會做飯的?農家飯就算是不那麼可口,但是勝在量大油足鹽重,吃起來最是能壓餓補充體力。
人流從南城門湧出,李貴也跟著出去,看到他過來,甭管多擠,百姓們都是硬給他讓出一條通路來,讓他順順當當的便走了出去。
李貴出來,是要監督這些百姓排隊的。
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人有排隊的概念,百姓們到了這大灶前頭之後,都是往前瘋擠瘋搶。有一次甚至發生了把那專門負責盛飯的人給擠倒,而後自己搶過勺子來乘了滿滿一碗掛尖兒飯的事情。還有一次,乾脆那灶臺都給擠塌了。
其實完全不必如此,考慮到他們勞動量大,吃得多,因此每次做的飯都會過量一些,吃不了的話,就留到明天接著吃。反正這年頭兒能吃飽就不易,也沒人在乎這個。
這件事兒很是惡劣,甚至還驚動了董策,把周伯李貴幾個叫去好生訓斥了一番。李貴他們回來,自然是把火兒撒到了下頭的人身上,先把所有的甲長叫來訓斥一通,而後參與那兩起事件的人最後都給扣了一天的糧食,餓了一晚上外加一早晨的肚子。
餓肚子,比很多懲罰都讓人印象深刻。
然後李貴他們從那時候起,就多了一個事兒,吃飯的時間,監督他們排隊。在這些時日皮鞭的教導下,他們終於是學會了。雖然歪歪斜斜的,不過到底是知道規矩了。
在一邊兒有不少木頭盆子,裡面都盛滿了熱水,百姓們在裡頭洗乾淨了手之後,各甲的甲長都吆喝著,帶著自己甲中的百姓來到某一口大灶之前,這些大灶也都有編號,每個對應若干個甲,是不能錯的。你這一甲排到了別的灶上,就算是輪到你人家也不會給你打飯。
他們一開始很不習慣洗手,但是次數多了卻也覺得這樣再吃飯舒服,自己就有這個意向了。
這些百姓基本上拿的都是粗瓷大碗,基本上盛滿的話能裝二斤飯的那種。一個個排著隊不斷的向前張望,焦躁的時不時的跺跺腳,聞著前面大鍋裡傳來的香氣,不斷的吞嚥口水。
李貴走了一圈兒,沒見到有插隊,打鬧之類的現象。
身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李大人!”
李貴回頭看去,卻是一個三十來歲的文士,一身青衫磊落,可不是張寒是誰?
“張先生。”李貴也客氣的抱拳。想到數月之前張寒來安鄉墩發放糧餉的時候,可是正眼都不會瞧自己,如今卻是客氣的叫一聲李大人,李貴心裡便有一種莫名的舒服。
“還沒用過飯吧?一起吃?”張寒伸手引了引。
李貴笑道:“那就叨擾了。”
“誒。”張寒擺擺手:“李大人說哪裡話來?”
他們吃飯的地點和層次,當然和這些百姓是完全不一樣的,董策也沒有刻意的約束什麼,畢竟在這個年代,若是不體現出一點兒階級差別來,反而是讓人奇怪。
在澡堂子邊兒上有個棚子,木頭茅草搭建的,很是簡陋,但是足以擋風了。裡面擺了個小桌子,上面放了兩個大碗,一進棚子,一股香氣便是襲來。
一碗燉鮮魚,一碗紅燒肉,兩大碗白白的精米飯。
兩人客氣了幾句,便分開坐下。
今日百姓們吃的大鍋飯,也是鮮魚飯。把河裡的冰鑿開,剛從裡面抓出來的鮮魚,肚腸裡頭連點兒髒東西都沒有,肥嫩無比。就在河邊,刮下鱗片,剖腹清空賭場裡面的髒東西。然後剁成碎塊兒之後往大鍋裡一扔,放點兒鹽和乾菜一起燉了。不過百姓們吃的是糙米,一碗裡頭也就是能勻上一塊肉罷了。
看到紅燒肉,李貴有點兒摸不清張寒的用意,他不知道張寒愛不愛吃這個菜,反正這是他最愛吃的菜。張寒特意讓人做了這個菜,是何用意?
張寒吃的很是文雅,李貴心裡一哂,卻也有自己的吃法。他用勺子舀了滿滿的一勺子肉,裡面還有不少泛著油光的濃湯。然後把肉帶湯均勻的澆到碗裡。他連著舀了好幾勺子,直到讓碗裡的米飯泡在油湯裡面。
他小心的端著飯碗,不讓油汁濺到自己的衣服上,大口的扒飯吃肉。
因為要納妾的事兒和王氏生了氣,李貴有好些時日沒回家了,他也挺想孩子的,昨日便回去看了看。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