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拉攏漢人之心,明朝從一建國開始,奉承的便是宋朝大統,像是朱元璋出身的紅巾軍所建立的第一個政權,便是號為宋。許多制度,也是學的宋朝,當然其中又有許多不同。宋朝掌管軍事的乃是樞密院,而明朝前期為大都督府,後期文官兒翻身之後則是兵部執掌軍事大權,雖然名字不是樞密院,但是朝中官員,甚至皇帝太子,都將兵部以中樞代稱之。
兵部尚書稱為本兵,而楊嗣昌這個宣大總督,全稱乃是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其實並不是官職的具體稱呼,只是對其事權的歸納,說白了,就是規定了他的管理範圍,並沒有級別。所以歷代總督都要加銜兒,這才是他們的官職和品級。不但是總督,巡撫也是,他們通常都是加三品的御史銜兒。如楊嗣昌就是兵部左侍郎,左僉都御史。
他的官職中,最高的乃是兵部左侍郎,這也是兵部尚書之下第一人,是以董策稱之為中樞,乃是一種拔高了的敬稱。
果然,楊嗣昌一聽他這般說,心中便是有些滿意,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暗自道:“雖是個粗鄙武人,長相卻是不錯,也會說話,態度是很恭敬的。”
他沉浸官場數十年,已經是個極為老奸巨猾的官油子了,見董策這般態度,再聽聽他的官職,便大致猜到了他的來意。定然是有事相求。
想通了此處,他對董策也是格外的高看了一眼。但憑此人能找到侯方域的路子,隨他來見自己,便看得出來他是有些心思的。不過讓他有些疑惑的是,冀北道的正管官兒乃是冀北兵備道劉若宰,這董策能有什麼事兒,怎地直接來找自己?
越級報告,這可是官場大忌。
他並未讓董策起來,而是正襟危坐,看著董策,緩緩開口道:“你來見本官,有何要事?”
卻是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侯方域在旁邊聽得不由有些著急,正要說話,董策卻是搶先說了。他大聲道:“下官此次前來,確實有重要軍情稟報。”
“哦?重要軍情?”楊嗣昌臉上鄭重了一些,坐直了身子。
侯方域知道這位漢臣兄素來機智多謀,便也不再為他擔心,輕輕喝了一口茶水,靠在椅子上,笑吟吟的瞧著他又要弄出什麼么蛾子來。
董策沉聲道:“好叫中樞大人得知,在下乃是磐石堡代守備,我磐石堡距離邊牆不過是數十里。乃是建奴和察哈爾韃子入寇之地,時常有韃子及可疑人等出沒。是以下官時常率領手下軍兵,四處巡弋,以備不測。”
楊嗣昌此人精於內鬥,權鬥,對官場鬥爭,爾虞我詐的權力傾軋很是感興趣,也是極為的擅長。但是他根本沒有幾分施政為民的能力,更沒有的統御一方,作為封疆大吏,軍政統帥的軍事才能,不但沒這方面的能力,更沒這方面的意識和興趣,他哪裡知道磐石堡在哪兒?因此聽了董策的話,只是面無表情。
其實心下已經有些不耐厭煩了,不過涵養總是有的,而且人是侯方域帶來的,總要給他幾分面子。
他淡淡道:“你倒是勤於職守,很勤勉了。”
“為國朝,為聖上,為中樞大人效力,乃是下官之本分,不敢當大人誇獎。”董策慷慨激昂,大聲道:“就在五日之前,下官等人路遇一名行商,自稱乃是布商,姓孫名常採,家在應州城北十三里五里寨,做的是土布生意,時常往來於大同,應州及陽和之間。他話說的很利索,見到官兵盤查也並不慌張,看似毫無疑點。只是下官起了疑心,他並不慌張這一點,看似毫無破綻,心中坦蕩,實則便是最大的疑點。一般百姓小民,見到官兵,豈有不驚慌之理?而且他不過是一人二驢而已,那驢子卻是疲憊不堪,一副要累死的樣子。若是運送的乃是土布,土布佔空較大,運送不會太多,重量也是有限,那驢子豈能這般?”
“是以下官便喝令左右,搜查其行李包袱,結果那名叫孫常採的賊廝竟是臉色大變,於包袱之中拔出刀來便欲要殺人逃竄。幸虧下官早有防備,將其制服,捆綁之後,嚴刑拷打,結果那廝竟是極為硬氣,趁下官不備,竟是咬碎口中藏得毒藥,服毒自殺了。下官手下大為憤恨,竟是揮刀將其屍首剁成爛泥,連面目都不可得見。下官大怒,已經是狠狠責罰過他們了。”
“不過下官仔細檢視了他的屍體,摘了帽子才發現,這廝腦袋上的頭髮前面頗短,後面有一處長,頭髮根部有剃髮刮過的痕跡。並且下官還在他的行李中搜出白銀五千兩!此等數目,真真是駭人聽聞。屬下猜測,這賊廝當是建奴派來之細作,專門攜帶鉅額銀兩,以此賄賂,刺探我宣大軍情。其狼子野心,可殺可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