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生怕惹人非議,這些女眷便都約束自己,基本上是大門不出,不怎麼和董策的家丁們接觸,倒是孩子們不用幹活兒了,吃喝都比以前好了,時常四處亂竄玩鬧。

見了董策,紛紛見禮。

霍青桐身段也高,穿著一身寬大的棉甲,烏黑的馬尾一晃一晃的,在人群中很是顯眼。

等到人都來全了,李貴招呼了一聲,他們幾個便去堡裡抬了三牲出來,整豬,整牛,整羊,和董策家中祭祖的一般。這也是現階段能拿得出手的最高祭品了。他們沒有用董策的家丁,而是自己抬了出來,一行人向著安鄉墩後面行去。

其實除非是比較大規模的祭祖,否則是用不到這等級別的祭品的。但是近日這祭拜,有些特別。

因為要去祭拜的,乃是霍讓和張七四這兩人。這兩位在去年和建奴夜戰之中死去的夜不收,今年是第一年,是以需要格外的鄭重些。而且他們的身份,乃是眾人的袍澤,對待袍澤,更要拿出十分的尊重來。

甚至眾人心中,隱隱還有一個想法——當日那一戰,若不是他們,怕是大夥兒都不能全身而退。而且那一戰之後,董策升官,眾人升官,之後更是水漲船高。那一日,算作是所有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更有著這麼一層關係在裡頭。

當日為他們選擇的墓地就在安鄉墩後面不遠的所在,距離安鄉墩約有一百五十步左右,是一個坐西望東的丘陵斜坡。地勢非常好,坡度不算陡峻,但是足以確保下雨的時候積水不會在墳墓附近積存。

兩座墳塋緊挨著,呈現出一個馬鞍的形狀。

霍讓和張七四可謂是一聲窮苦,在邊地受苦受罪,出生入死,卻是活的比乞丐也強不多少。但是他們死後,卻是比許多人要榮耀的多。墳塋之下,挖的是深一丈,一丈五尺見方的深坑,在這個時代,這算是相當浩大的工程,需要許多人手。用的棺材,乃是厚重結實的大松木做的打棺身,棺材蓋足有半尺多厚,等閒七八個壯棒漢子也抬不動,外面還刷著一層油亮亮的密實黑漆。上面的墳塋,足有兩米多高,一丈方圓,很是巨大,上面土壓的瓷實瓷實的。而在墳前,董策還請石匠為他們雕刻了墓碑,墓碑有六尺高,比家裡的院牆還厚,上好的大青石雕刻而成,上面寫了他們的性命,生平,地位,戰死之榮耀。

在這個年代,許多人死後都是葦蓆一卷,挖個淺坑,上面一層浮土的埋了,死後能有一副薄棺的,已經可以瞑目。對於霍讓和張七四,這已經算是享受哀榮。

當日在墳前種植的松樹依然是一片濃重的墨綠色。因是新墳,土還很是瓷實,並未有什麼塌陷的地方。

祭拜的程式都是差不多的,奉上三牲,董策接過李貴遞來的一罈酒,圍繞著墳塋撒了一圈兒,口中唸唸有詞。

李貴等人把帶來的紙人,紙車馬等都給堆到墳前點燃了,其中甚至還有一座一丈來高,紙紮的三層小樓。

烈火冉冉,紙錢紛飛,空氣中充滿了沉重壓抑的氣息。霍讓和張七四的家人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周圍眾人,也是多半神情肅穆,有的在偷偷的抹眼淚。

董策的心情也受到了影響,變得壓抑起來。但是他知道,以後這種場面,只會更多。

董策站在眾人之前,高聲道:“兄弟,我們來看你們了!給你們燒些紙錢,在九泉之下可別省著留著,想花多少花多少,過上好日子吧。給你們送去了車馬,讓你們出入不用自己走路了。給你們送了樓閣,在裡頭住的舒坦。給你們送了奴婢,好生伺候你們。以後,就只管享福吧!”

說罷,深深一揖。

在他身後,已經是哭成了一片。

等祭拜結束,收拾東西離開,眾人好一陣勸,才把張七四和霍讓的家人給勸著,攙扶著離開。

回到安鄉墩,董策又是看望了那些家丁們,和他們一起吃了頓午飯。像是家丁這等最心腹的手下,自然要實時聯絡,保持感情才行,董策向來很擅長這個。他能崖岸自高,也能放低姿態,和這些家丁們混在一起的時候,更是不擺什麼架子,嘻嘻哈哈,讓人感覺親近之餘,便是尊敬。

崇禎八年的新年或許是這些家丁們過得前所未有的一個肥年。他們以前過年的時候,撐死也就是一頓餃子了不得的了,寶貝的不行。而自從成了流民之後,就連過年的概念都沒有了,每日只求不餓死,哪裡還有心思過年?

而兩天前的大年三十,董策讓人送來了一整頭大肥豬,香噴噴的紅燒肉,熱氣騰騰白生生的大饅頭,敞開了吃,撐死拉倒。初一早晨還有餃子,豬肉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還好嗎

上網找工作

有道昏君

炒作

安辰一若

散發弄舟

鳳在蒼穹

閃啊閃

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後

罄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