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6部分,崇禎七年,千頃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策是冀北兵備道劉若宰夾袋裡的私人,給他一份功勞,也是給冀北兵備道一個面子,賣他一個人情。
雖然劉若宰是焦巡撫的手下,但焦巡撫卻是知道,若是劉若宰現在身上的差事辦得好,等他回來,可就是自己仰視他了!
這個人,不可能得罪了,能有交好的機會還是儘量交好。
其次,自己的功勞肯定不能少,宣大總督楊嗣昌楊大人的功勞也不能少,大同總兵能分潤一點兒……巡撫大人思量許久,把厲害都權衡清楚了,方才提筆寫就幾封書信,一封奏章。
稍晚時候,書信和奏章都被送出了大同城。
奏章是給朝廷的,書信則是給幾位大人的,其中便有宣大總督楊嗣昌。
白蓮教禍亂冀北兵備道,楊嗣昌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自己這封書信到了,他只怕心情能好點兒了。
書信奏章送了出去之後,巡撫大人心情陡然一鬆,這些日子,心情就沒這麼舒暢過!
就在他的奏章剛出大同城的時候,有那麼一封奏章,卻是已經到了北京城。
那是冀北兵備道劉若宰,甘肅巡撫白貽清,甘肅鎮總兵劉大器,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王都指揮使王武略聯名的一份奏摺。
當日劉若宰帶著董策等人回到肅州衛之後,便和白貽清兩人商議了許久,終於是定出了一份奏摺來,然後讓劉大器和王武略署了名字,用最高等級的八百里加急,快馬送到京城。
肅州衛距離京城遙遙數千裡,但這封奏章還是不到半個月就到了京城了。
此時正是晚上,城門都已經關了。
阜成門城樓高峻,城臺雄偉壯闊,從城牆根子一直到城樓頂端,差不多有十丈左右的高度。甕城也很是闊大,能夠藏兵不少,若是兵力充足,士卒精悍,指揮得當的話,這樣的城門是很難被打下來的。
只可惜,到了崇禎年間,這幾條,是一條都不具備了。
京營已經殘破不堪,根本就不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