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5部分,重生之窮濟天下,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性質完全相同,都屬於對本民族缺乏信心的表現:“其實作為一個經常走在流行前列的企業,我們也可以帶頭推廣某些新的社會觀念,就好比我已經將總部的公車基本上換成了自己的品牌,如果某些車型我不能生產,那也會優先選擇中國製造,日本這邊我不干涉,但是至少你也能帶頭坐日本汽車,這樣一來不就能在社會上造就你愛國的形象嗎?”
“你的想法很好,可惜日本人的骨子裡對西方國家就有種天生的自卑心理,再說日本汽車在效能上的確不能和歐美品牌相比,假如我明天真的換一輛日本車,估計用不了幾個小時,就會有人猜測分部這邊是不是出了經濟問題。而且坐日本車出席某些同行業的聚會時,也容易讓其他人看不起。”
唉……這日本人在某些時候還真的和中國人很相似,他們明明已經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國民卻很難將自己放在和美國人平等的位置上。表現出來的情緒不是過度的自信就是極度的自卑,很少看他們能正確的對待外人的眼光。這種特點在中國人的身上也有著鮮明的體現,我們一邊自豪的宣稱中華文明的偉大,同時又過度的在意發達國家的態度,對方誇我們幾句就能讓某些人飄飄然,對方要是說咱們的壞話哪怕是中肯的評價,也會招致某些人無端的謾罵,這種不自信的表現恐怕還會伴隨著中國人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的不自信是因為多年以來屈辱的近代史給中國人留下的烙印,改革開放後國內外巨大的水平差距又加劇了這種自卑的心理。所以長久以來中國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洋名字的商品,甭管這些商品的產地究竟是哪,反正名字洋氣就不愁銷路。過度媚外的消費心態甚至開始阻礙了民族產業的發展。那日本人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甚至發現他們對美國的電子產品與德國的汽車推崇備至,要知道這兩個方面他們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卻依然對舶來品如此傾心。
“電子產品我不太懂,不過這德國的汽車的確是比日本要優秀呀”三井很中肯的給了我一個答案。
坐在我自己的辦公室裡苦思冥想,日本的商品算不上一流這誰都知道。無論是汽車還是家用電器,無不靠著花裡胡哨的廢物功能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向世界傾銷,要想找出日本人在某項產業上的世界水準,恐怕除了盛產變態這一特色之外,其它均是二流水準。就算他們在某項技術上有所特長,可將其整合成產品之後卻總要與一流水平相差一個檔次。如果不是他們將質次價高的東西賣給愚蠢的中國消費者,恐怕連現在這種低迷的經濟也是保不住的。可是再看看我們這邊,作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我們是僅有的三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之一,也是屈指可數的航天工業大國,同時作為世界上第二大擁有完備的軍、民工業體系的國家,作為第一個發明鐳射計量技術的國家,作為最早克隆動物的國家,作為培育出雜交水稻的國家,作為機械鐘錶技術和瑞士平起平坐的國家,以及即將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中國幾乎在各行各業都有能躋身三甲的特長,其中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也在中國。那麼面對這麼多可以傲視全球的成績,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中國人去捧外國人的臭腳呢?於是深度思考的我終於的出了一個結論,日本人崇洋那是對自己的地位的清醒認識,而中國人媚外則是犯賤。
帶著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複雜心態,我繼續開始了自己的打字工作。同時對各國平民的心態分析也揉進了劇情當中,畢竟故事裡的主角只是個大公司的小職員,而宇宙時代的超級公司必然會僱傭各國人員為自己工作。那麼,很多我的所見所聞就被安插到那些大大小小的配角身上,這比原著中幾乎一邊倒的日本思維要豐富許多。想當初我在看原著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問題,雖然那裡邊的人來自不同國家,可他們的工作習慣卻全都是日本人的思考方式,這應該算是一種侷限性,畢竟原作者無法像我現在這樣能見識到各種不同的企業文化。出於這個原因在人物設定上我也做了極大的更改,以便他們看上去和自己的國籍更貼邊。
時間在不知不覺的流逝,直到秘書站在門口告訴我三井找我來吃午飯,我這才發覺一個上午的時間已經過去,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覺得似乎已經找回了當年靠抄襲故事賺錢的感覺。照這個速度估計到年底就能將計劃中的三個故事寫完,只是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完全投入到寫作的工作當中去。稍微收起了一點沉浸在故事中的心情,我將一直襬在辦公桌上的飯盒抄在手中晃晃悠悠的向著門口走去。
“今天既然是吃便當,我想我們還是去員工餐廳就餐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