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來自地獄的呼吸,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隨葬品來看,墓室的主人來頭不小,不過肯定不是皇帝,估計是大夫一類的大臣。我幸運的被老總派去報道這一件事,既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墓,自然我拿起相機就過去了。當然,我也告訴了紀顏,可惜他不是太感興趣,所以我只好獨自一人乘車去了。

我以為自己算去的快的了,沒想到那裡已經圍了厚厚一堆人,都是各大媒體的記者,我好不容易擠進去。其實我沒打算搞點什麼,只是好奇,想看看古墓到底什麼樣子。

可惜裡面被一條白色塑膠帶攔住了,幾個穿這制服戴著袖標的人正在努力地把人向外推,我夾在人群中間,如同在波濤中一樣,擺來擺去,腳幾乎都觸不到地。最後還好出來一個看上去像是個頭頭的禿頭男人,他相當的胖,加上外面又裹了件厚重的綠色軍大衣,可能越胖越怕冷吧,我看他走幾步就跺跺腳,摸摸他碩大滾圓的腦袋。不過他總算把秩序整理了一下。原來膠帶後面幾米處就是古墓,我看了看,似乎沒有預想的那麼宏偉,只看到個頂多容一人進出的一個石制小坑,或許裡面連著一個巨大的墓地吧。

“到底是誰把訊息抖落出去的?來這麼多記者,怎麼進行發掘工作?”旁邊過來個神情嚴肅剃著平頭的男人,額頭上有著幾條深深的皺紋,眉頭擠成了個川字形,兩手放在背後,從洞裡貓著腰走出來,人未見聲先道。禿子連忙低著頭,搓著碩大的肥手,結結巴巴而又充滿委屈地解釋。

“林隊,我也不知道啊,他們幾乎都同時來的。”我正好被排到了兩人左手不遠處,加上本人聽力甚好,雖然這一點我學生時代的任何一位英語老師也絕對不會贊同。

這個被禿子稱作林隊的人又訓斥了幾句,接著似乎對這洞內的人喊了什麼。然後他走到中央,大聲對這嘈雜的記者們喊道:“請各位朋友暫時關閉所有的相機,不要拍照,請合作,等下我們會統一給大家一些時間。”重複了幾遍後,大家還是自覺地收起了相機。過了下,有幾個人從洞裡面小心翼翼地搬出幾樣東西,我看了看,有陶瓷,有銅像,還有些兵器。而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一把鉤子。

大家都知道,吳鉤越劍。吳國的主兵器是鉤,而越國則以出產鋒利的青銅劍著名。像非常著名的劍師干將莫邪,他們雖然後來在吳國,其實卻是越王允常殺害了干將的師傅“鑄劍子”才勉強逃往吳國,不過干將後來又逃了,但那是後話,不過由此可見越國的劍的鑄造程度已經是當時的頂尖水平了。但吳鉤不同,那時一種比較適合水戰的武器,雖然後來隨著吳的滅亡也消失了,但在當時,還是吳國的標誌性的兵器。所以吳越一帶的南方人經常說,男兒行千里,腰間繫吳鉤。

不過這把鉤和我以前見過的略有不同。似乎更長,更大,埋沒在潮溼的泥土中幾十個世紀,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光澤。

這種鉤,上細蝦寬和彎曲的形狀,大概象一隻豎起身子來約二尺多長的大螳螂。在它的頭上有一個曲向前面的尖嘴的鉤,鉤的頂上有一根尖出的槍頭,它一面可以鉤落敵人的兵器,或者鉤向敵人的身體,同時也可以刺。在全部鉤身的五分之三的地方鉤身加寬了,成了外凸內凹一面圓形的小盾牌――盾牌的前面凸出的地方也有一隻小槍頭――後邊凹陷裡裝了半環形的把手。人的手就握著這把手來使用,手恰好遮在小盾牌的後面被保護者不致為敵人所傷。這後半部猶如螳螂的肚子和尾巴。後來人們在衣袋子所使用的德那“扣手”、“帶鉤”、以及“如意”,可能就是這種兵器形制的遺留。――只是肚子上和頭頂上的槍尖取消了。這種鉤的獨特和多種用途會讓使用者的空間很大,所以春秋戰國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要離才可以憑藉這種鉤子彌補了自己獨臂的缺陷而殺死了吳國第一勇士――慶忌。

據說當時的吳王曾下令百金懸賞好鉤,使得很多老百姓荒廢田地而去成為鉤師去鑄鉤,吳鉤的影響可以一斑。

我突然有種非常強烈的熟悉感,是的,對那把吳鉤我覺得似曾相識,就彷彿它曾經是我身體一部分一樣。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在那位林隊的阻擋下,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拍到什麼,一小時後,現場被封鎖,大家也只好掃興而回,當然,也包括我。

“怎樣?古墓好看麼?有沒有小龍女啊?”回到報社看見落蕾,她笑著打趣道。我也回笑了下,似乎看見那鉤後我感覺整個人都沒什麼精神了,要是以往肯定和她好好聊天,不過她送了我一個蠟像娃娃,一個小女孩,我收下了。現在卻只想回家躺著休息。我告訴老總回去寫專稿,並把照片拿去洗了。

頭開始非常痛了,一陣一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嫁斷袖王爺

大刀闊斧

娘子,上點心吧

醉月清零

sss戰神令

夜半留香

獨家寵溺:暮少,請臣服

小樓燈影

極品學生

花旗

瓦爾納深秋

老草吃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