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不想當省長的公務員不是好公務員的,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那樣子,便安慰他說:“沒關係的,以後熟悉了就好了。”然後給他講解了公文寫作注意的事項,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哪些地方需要補充,彷彿老師講課一般。武威一邊記一邊稱是。說完了正事,兩人又聊了一會才分手。
回到辦公室,武威仔細研究了一下領導修改過的地方,發現問題出在開頭部分,主要是意義講得不充分。連忙把上級的檔案找出來,老老實實把那段大道理補上,再也不敢別出心裁了。修改完畢,早已過了下班時間,這才匆匆收拾回家。
第二天,武威又到文印室,請小玉姑娘把修改過的稿子列印出來,準備送主任審閱,誰知主任陪廳長出差了。沒辦法,只有耐心等待,等主任回來再辦。過了幾天,主任才回來。武威趕緊把稿子送去審批。這次頗為順利,主任只改了幾個字和標點符號。武威明白了,檔案裡那麼多大話、空話、套話,其實往往不是擬稿人的本意,也並非大領導的意思,完全是關鳴宇這樣不大不小的刀筆吏們的主意。
主任審完,還需呈送分管副廳長簽發。武威把檔案呈了上去,卻遲遲沒有迴音,一打聽,副廳長中途開會去了,沒來得及籤閱。武威早習慣了部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對這種慢吞吞的太極風格頗為不適,心裡老記掛著,不得清淨。等到辦完這份檔案時,已經是兩週之後的事了。武威心想照此速度,共產主義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
後來檔案草擬多了,武威發現了一個秘密:不管什麼樣的稿件,到了關主任的手裡總是要修改的,哪怕是調換一兩個同義詞,哪怕是改動一兩個標點符號。他曾經做過一個試驗,在一篇稿件裡照搬上級檔案原文,關主任依然要改動一番。
武威分析了一下原因,覺得有兩種可能:一是心態使然,一是習慣使然。關主任是秘書出身,號稱農林廳第一支筆。為了不愧於這一光榮稱號,自然需要時常指出別人的不當,這樣才能彰顯出自己高超的水平。另外,雖然關主任當了主任之後不再親自草擬文稿,但仍負有審閱檔案的重任,久而久之養成了一種習慣,總要修改一番才心安,就像語文老師當久了一樣。
發現了秘密,自然就要加以利用。從此,武威草擬檔案時常常故意留下一兩處需要修改的地方,為領導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空間,以免把不需要修改的地方改得亂七八糟。於是,關主任經常有機會對武威的工作給予指導,並表揚他進步很快;武威也不時向主任虛心求教,感謝他的親切指導。兩人很快培養起了深厚的革命感情。
週末下午,武威本想請任源和幾位戰友聚聚,一來感謝任源在工作安置上的幫助。二來探探他和廳長到底是什麼關係,能不能幫他搭搭橋,引薦一下。他到現在還沒見過廳長,僅僅是在辦公樓大廳裡宣傳欄上瞻仰過廳長的照片。而關主任卻一直以為他和廳長有著密切的關係,這讓他有些不安。三來和戰友們交流交流工作經驗。地方和部隊還是有許多區別,尤其在機關,人事關係頗為微妙,好像雷區一樣,一不小心就會引爆,傷及自身,弄不好對自己的進步會大有影響。
武威正準備打電話,隔壁的小王進來傳達主任的指示:六點鐘在滿堂紅大酒店301聚會,辦公室全體人員參加。小王又強調說,關主任說,去的時候不要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影響不好。
下班後,遵照關主任的指示,武威在辦公室故意延遲了一會兒,看了看錶,估計時間差不多了,這才像地下工作者一樣悄悄出了門。出了院子,遠遠看見前面走著趙副主任和小王,他並沒有趕上去,依然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
進了酒店房間,武威發現大多數同事已經到了,正坐在一邊的沙發上聊天、嗑瓜子,但沒有看見主要人物的身影,便也加入了聊天隊伍。他發現,同事們之間相互稱呼不是叫主任,就是叫科長。而據他所知,許多人並沒有這樣的職務。
原來,在機關沒有一官半職,別人根本就不把你當人看。在單位說話沒有分量,外出辦事不方便,就連下去檢查工作接待的檔次也會大大降低。為此,有人常常拉大旗作虎皮,調研員、副調研員統統呼之為主任;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則統稱為科長。反正又不發文,也不配車,僅僅是過過癮而已。就像*一樣,對別人沒有一點危害。
武威覺得最好的稱呼是主任,包容性很強。村長可以叫主任,國家發改委的頭也可以叫主任,不像科長、處長、廳長一樣,別人一聽就知道是多大的官。模糊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黨政機關用得最為老練,連以嚴謹著稱的公文也經常用“有關部門”“有關同志”這樣的模糊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