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部分,不想當省長的公務員不是好公務員的,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職猶如二奶,本來是沒有什麼地位的。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來武威是大家公認的廳長的紅人,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廳長的面子上,也要讓他三分;二來孟處長年老體弱,疾病纏身,實在沒有精力細細把玩手中的權力。所以,武威這個“二奶”在單位說話還是管用的,至少能當一半的家。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武威明白了宣傳工作的方向和重點,決定根據徐廳長指示,圍繞農林廳的主要工作,集中開展幾次宣傳攻勢,開啟農林宣傳工作新局面。他把自己的想法報告了孟處長。孟處長很欣賞,讓他草擬一份宣傳計劃。
武威花了兩天時間寫出了計劃,孟處長閱後很滿意。時值年終歲尾,各處室要制定新的工作計劃。孟處長便叫武威把鐘鳴分管的那一部分也整合進來,形成了宣傳處新一年的工作計劃。
孟處長又住院了,交代武威工作上的事直接向徐廳長和劉廳長彙報。聽了武威的彙報,徐廳長十分滿意,指示按計劃實施,爭取使宣傳工作更上一層樓。有了徐廳長的支援,武威大張旗鼓燒起了上任後的三把火。
武威向來重視宣傳工作。在部隊的時候,他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每天都要瀏覽新聞,關注時事,對媒體記者懷有一種崇敬之情。他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好乾部,不僅要幹得好,還要會吆喝。而他現在專司吆喝之職,不扯著脖子吆喝幾聲豈不是有瀆職之嫌?
要想吆喝好、吆喝出成效,武威知道離不開媒體記者的支援,尤其是以黨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別看老百姓不看這種報紙,但領導們還是很重視的,因為這是黨的喉舌。趁著雙節來臨,他逐一拜訪了中央媒體駐本省記者站和省級主要媒體,並宴請了媒體領導和負責農林口的記者們,和他們建立起了友好的關係。
自去年秋季以來,本省氣候反常,降水稀少。開春以後,情況仍未改觀。本省是重要的產糧大省,號稱中國的糧倉,農業生產不僅關係到本省的經濟發展,也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長期乾旱必然影響到今年的糧食生產,省委省政府對此極為重視,要求各地做好抗旱保苗工作。作為主管農業的政府部門,農林廳自然站到了抗旱保苗的第一線。
武威意識到,這是一個開展宣傳工作的大好時機,於是積極策劃,準備在省報上開闢一個抗旱專版,連續報道各地農林部門積極抗旱保苗的事蹟。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日報社的楊主任,誰知楊主任也有此意。兩人不謀而合,決定聯合開設專欄。日報方面負責提供版面,價錢優惠;農林部門負責組織稿件。
武威向廳長作了彙報,得到了廳長的支援,於是開始運作。他一方面發文要求各省轄市農林局把抗旱保苗工作列為當前宣傳工作重點,積極透過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另一方面組織人員跟隨農林廳派赴各地的抗旱指導小組,對抗旱工作進行報道。
有一天,武威獲得了一個重要的訊息:省委書記要下鄉視察災情,徐廳長陪同。他立即到省電視臺和省日報社去活動了一番,終於給廳長爭取到了一個單獨採訪的機會,然後安排處裡的人擬出採訪稿,經過領導們審閱修改後,報送徐廳長。以便廳長熟悉情況,準備接受記者採訪。
那一天,武威和鍾明帶領處理的幾個人,攜帶攝影、照相器材,搶在領導的車隊前到達預定視察地點。
初春的原野,茫茫一片,到處是塵土,並沒有多少綠色。由於長期乾旱,田地裡的麥苗無精打采的,有的甚至開始枯黃,像荒草一般。
當地政府準備了好幾臺消防車,整整齊齊停在路邊,水管牽到了田間地頭,為領導們上演抗旱保苗的好戲準備好了道具。各路記者已經就位,扛著長槍短炮嚴陣以待,準備拍下領導們奮戰在抗旱保苗第一線的光輝形象。武威和鐘鳴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領導們高大的身影。武威和電視臺記者陽言聊了一會兒天,又和省報記者吳曉偉吹了一會牛,仍然沒有聽到領導們到達的資訊。春寒料峭季節,野外的氣溫相當低的,風不停地吹著,讓人有些瑟瑟發抖。但誰都不敢離開,誰知道領導們什麼時候來呢?
又等了半天,遠處突然傳來了警笛聲。武威抬頭一望,公路上塵土飛揚,警車鳴笛開道,一列車隊疾馳而來。大家立即擺好架勢,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省委書記走到田間,蹲下來檢視了麥苗,並和挑選出來的農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徐廳長和其他一大群領導跟隨在書記的身後。隨後,領導們走到消防車前面的麥田裡,接過別人遞來的水管開始澆麥。水嘩嘩嘩地噴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