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北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殺(二),逐鹿之中原,南音北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湖武學博大精深這個說法,在王姓老者看來相當無趣,老人見識過太多太多所謂的絕學新招,不過是新瓶裝舊酒,難逃前人定下的規矩,尤其是劍士,一座座前輩高峰委實太高,後人大多僅在登山途中,故而在這期間遞出幾劍幾十劍,都毫無新意可言,更難讓王姓老者眼前一亮。

只是季世刀這半劍,尚未出鞘的起劍與蓄劍,王姓老者都沒有半點掉以輕心,他原本是想用對付徽山女子那一套去針對,憑藉氣勢之足天下無雙的浩大氣機,隨意遠攻即可。掌上擱山的王姓老者終於還是沒有如此隨心所欲,由單掌託石變成雙手撐石,腳步不停,依舊奔向岸邊的季世刀,左右手則五指如鐵鉤,氣機滲入巨石,先是撕扯出一條條裂縫,繼而將整塊萬斤重石絞爛為成百上千塊碎石,碎石則形散神不散,碎石與碎石之間由絲絲縷縷的氣機牽連。

王姓老者手腕緊貼,雙手一扭,看似即將分崩離析的眾多碎石瞬間重新凝聚,形成一個遠觀如大圓的石陣,碎石夾縫之間有無數細微紫電瘋狂流轉,隨著王姓老者雙手猛然攤開,在老人頭頂,彷彿出現一群呈現出半扇形的紫黑鴉群。

碎石鴉群並非靜止不動,而是一鴉一汲水,王姓老者腳下的廣陵江不斷有一根根手臂粗細的水柱湧出水面。

如果說鴉群是扇面,那麼這些急速升騰旋轉的水柱,則成為了那張扇子的扇骨。

季世刀下龍虎山山磨礪劍道,今日一劍挑山迫使王姓老者下山,但是來了一位局外人,也算是下山之人,只是他出現的時機恰好是季世刀的劍起和王姓老者的鴉群,既無益於大局,又無損於大局,所以兩人對此人都有意無意選擇了視而不見。這名不速之客身披一件清洗到泛白的老舊道袍,卻不是龍虎龍虎山兩山的樣式,瞧著是不惑年數的男子,他臨近廣陵江一里地外,恰好看到王姓老者的那條拳罡白虹砸向一襲紫衣,中年道人看上去並未撒腿狂奔,每一步依舊閒適悠遊,可幾乎是眨眼功夫就臨近了江畔,直到季世刀御劍斬長虹,道人依然沒有出手,隨後就駐足岸邊,眼睜睜看著徽山紫衣墜入江心的滾滾流水,道人似乎輕輕嘆息了一聲。

中年道人沒有躍入江中救人,轉頭望向王姓老者興師動眾造就的那把“扇子”,他皺了皺眉頭,世人皆知王老怪坐鎮武帝城的時候,迎來送往無數高手,技擊過招,從來不求花哨,簡而言之,那就是與他打架,會打得很難看道人身形紋絲不動,左手劃出一弧,帶起漣漪陣陣,似乎在遮擋什麼無形之物,右手五指卻在掐訣,快到讓人眼花繚亂。

王姓老者年近百歲,登頂武道將近一甲子,相比凡夫俗子,算是活得太久了,以至於幾乎所有人都忘了這位魁梧老者,曾經竟是一位志在廟堂的書生,也曾模仿那清流名士去羽扇綸巾指點江山,只是種種因緣際會,投筆棄書入江湖,從此就再沒有回頭。國運湧入江湖,王姓老者原本拔得頭籌,近似於一名廟堂權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無人可以跟他爭奪,大可以獨吞大半,可是王姓老者並沒有如此作為,當年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宋念卿也好,這些身具氣運的武林大木,都沒有夭折。這一趟離開東海,面對以卵擊石的軒轅青鋒,可殺可不殺,但是季世刀不一樣,後者背靠一座龍虎山山,以後山上之人會直面垂釣仙人,最終造成千年未有的嶄新格局,天人相隔。往後的江湖,莫說七八小宗師一同湧現的盛況,恐怕一個都不能剩下,甚至連天字境界都是奢望,飛昇兩字,自然成為絕響。這樣的局勢,以一人之力封疆裂土的王姓老者,自然深惡痛絕。

王姓老者不但要擋下季世刀接下來的出鞘一劍,還要一鼓作氣割斷劍痴跟龍虎山的淵源!

只見王姓老者雙手握拳,向前一拋。

扇面前撲,排山倒海,興起了一股扶搖大風。

季世刀依舊雙目緊閉,左手雙指併攏,在桃木劍鞘上向前推抹而去,劍鞘輕輕滑出。

沒有氣沖斗牛的無匹罡氣,沒有風起雲湧的異象。哪怕紫電縈繞的碎石迎面滾走而來,隨後更有一個巨浪高牆迎面傾倒,劍出鞘的速度依舊不急不緩。

接下來一幕,驚世駭俗,龍虎山道人給鋪天蓋地的碎石雷電一衝而過,又有大浪拍頂。這一輪攻勢過後,無數碎石並未按照常理滾落在地,而是一顆顆懸浮在岸邊,緩緩旋轉,當空烏雲密佈,然後露出一根晶瑩剔透的極長白線,若隱若現,彷彿是從九天之上垂下,略帶傾斜,指著那個桃木劍仍是沒有全部出鞘的季世刀,白線尾端就掛在道人頭頂三尺處。

世人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說的是老天爺牢記著人之善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