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部分,唐龍爭霸,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緊迫性。他大筆一揮,立刻動用各方面的人才,組建了程式碼為038的藍天研究所。
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夢想、有作為、又準備的人的。
在德國教官霍奇森的介紹下,曾經留學德國、專門研究飛機的方金忠很快來到了十方村。
在與任曉禹一席促膝長談後,這位一心想發展唐龍國空軍、卻屢次受到挫折打擊的中年人毅然加入了龍軍。並當仁不讓擔任起這個空軍基地的指揮官,直接領導飛機的研製和試驗工作。而那個德國教官霍奇森則擔任技術顧問。
還有一位同樣痴迷藍天夢想的唐龍青年馬小斌,也被任曉禹招到了十方村,擔任藍天研究所所長,成為飛機研究的技術骨幹。
年輕學者馬小斌,孤兒出身,卻擁有著驚人的飛機設計天賦。他只花了兩年時間就從燕京大學畢業,然後到美國留學專修飛機制造專業。
由於經濟困難,馬小斌僅僅在美國呆了一年就不得不返回唐龍國。他雖然沒有獲得任何美國大學的學位,但卻以其在飛機設計上的特有天賦和對藍天狂熱的追求,受到了任曉禹的高度關注。
正在美國落魄的馬小斌,受到了大禹集團在美國的豐泰環球貿易公司的熱情邀請,這個飛機天才被成功引進到了大禹集團。
當初,在組建這個美國豐泰環球貿易公司時,任曉禹就給了常駐美國的公司副總趙翔一個特殊的任務。
那就是大力實施人才引進計劃,重點是在美國的留學生、唐僑唐裔。只要他們熱愛祖國,學有所長,願意為唐龍國的振興騰飛貢獻力量,大禹集團都要給他們的發展提供各種便利。
因為有著這些嚮往藍天的唐龍學者和專家的加盟,又有任曉禹從德國高薪召回來的幾位航空專家、國內知名大學挖來的優秀大學生,加上阿里巴巴機提供的詳盡設計資料,還有地球星上採購的大量精密元件和特殊材料,龍軍的飛機研究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僅僅兩個月時間不到,這個軍事基地就把最原始的雙翼帆布皮木製飛機弄上了天。
開頭容易發展難。
從第一架上天的雙翼帆布皮木製飛機,到今天就要試飛的這架單翼、金屬蒙皮、採用新式大馬力發動機飛機研製的成功,這期間經歷了太多的困難。幾乎每一位藍天研究所的學者們、空軍基地的將士們,都能如數家珍一樣地說出自己曾經遇到的那些困難。
別的不說,光摔飛機都摔了好幾次。幸好是低空試飛,加之安全措施到位。每一次失敗都是有驚無險,並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這期間,任曉禹親自參與了發動機製造和飛機設計工作。對於每一架飛機的試飛,他幾乎有著刻骨銘心的感覺。太不容易了,簡直是難如登天。如果要在大禹集團的現有科學研究實用化過程中找三次最難的經歷,那麼一定是:飛機制造,電子製造,精密製造。
很多人都羨慕任曉禹位居大禹集團和龍軍的權力巔峰,還擔任著昌吉行署的專員兼警備司令部司令。如果你認為任曉禹只是高高在上、指手畫腳就可以把所有問題迎刃而解,那你可就大錯而特錯了。
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看似來無影、去無蹤的龍軍最高指揮官每天都在忙些什麼。除了政務和軍務方面的重要事務,除了必要地在兩個星球之間穿來穿去,這半年多時間裡,任曉禹把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飛機的研究生產上。
他經常穿著工人衣服深入科研第一線,通宵加班。解決某項關鍵問題,提點技術人員,教導剛畢業的潛力型學生,和研究人員一起摸爬滾打,一起吃喝拉撒,這些簡直是家常便飯。這一切,花掉了任曉禹的大部分時間。
原因很簡單!飛機的製造對於大禹集團來說,完全是從零開始,困難實在是太多太多。
0271、試飛
如果任曉禹不採取非常手段,在重大科技攻關上親力親為,再憑著阿里巴巴機強大的科技諮詢能力解決掉一個個技術難題。。
如果不是任曉禹以最快的速度,從地球星上採購傳輸過來必要的材料和精密的元器件。那麼要想讓飛機飛上藍天,沒有個三五年的漫長過程,是根本不可能的。
正因為有任曉禹的率先垂範、親自參與,他身上那種獨特的科研魄力感染了所有人。不但是身為唐龍人的員工們瘋了,就連那些外國學者都一個個瘋狂地加班加夜。
幾乎每一個唐龍國和外國學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通宵達旦,徹夜不歸,餓了吃冷飯,渴了喝白開水,就為了將一個個技術難題攻克。然後在慶祝的時候,一邊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