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普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二回 牧野之西 在下獻醜,重修群芳譜,字普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半部像是一個貓頭鷹,下半部又像是蹲著的猴子。
“這些畫是什麼意思?”大根盯著門楣,自言自語。
陳塵觀察了一會,搭腔道:“這些畫好像是甲骨文。”
大根還是自言自語道:“甲骨文?這地方使用甲骨文?”他醒悟到,現在是商周時期,使用的文字當然還是甲骨文。
“沒錯,這些是古文字,不是畫。”陳塵似乎正在解讀,“那個人站在地上,是現在的王字;兩邊三點,那是現在的水字;大眼怪物,好像是一種鳥,叫鸛,對了,這是通假字,鸛就是現在的觀。”
這些如同刻畫一樣的甲骨文,合在一起那就是王水觀三字,這裡是一座道觀?這跟自己所見的道觀完全不一樣,是了,這裡是三千年前的奴隸社會,一切自然古樸原始。
大根正思索著,陳塵卻道:“大根,你帶我來的是什麼地方,寫字居然用甲骨文,怎麼像是中國的夏商周時期?”
“是啊。”大根點點頭,解釋道:“剛才我們不小心啟動了時空穿梭,現在這裡是商末周初時期的河南。對了,你怎麼會認識甲骨文?”
陳塵道:“殷墟不是出土了很多甲骨文嗎?國內有學者破譯了一部分。上大學時學過一點,那兩個字我見過,後面那個觀字是推理。”
二人正說著話,門裡面出來一個老者。此人年約五十,一襲黑布長衫,頭戴黑『色』三教巾,手執一柄方士桃木劍。
俗話雲,道有九巾僧有八帽,古時頭巾亦稱為帽,乃是帽的前身。老者頭戴三教巾,顯然是道士無疑,道行應該屬於中上。大根出身天井觀,對道教風俗還是很熟悉。
“犯者何方妖人?”老者並指點住大根,朗聲道:“吾乃王水觀主,爾速速退去,既往不咎。”
自己二人來自二十一世紀,穿著打扮可謂不合時宜。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眼裡,被誤認為妖怪也屬正常。大根連忙拱手道:“道長莫慌,我等是仙而非妖。在下俗名大根,道長貴姓?”
王水觀主略有遲疑,右手依舊仗劍,“吾謂季冧,人稱王水真人。爾自詡仙人,如同小兒雌黃,可有些許法術作為?”
這老道想要驗明正身,也好,接下來還要打交道,不如給他點威懾,就算是見面禮吧。此人號稱王水真人,想必也有一點神通異能,可能還是與水有關。
心念一動,大根微微笑道:“真人,不如我倆比試一下,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門內有幾個道士探頭探腦,聽小道士說觀外有妖人,都跟在師傅季冧的身後,想要看個究竟。聞聽妖人要比拼法術,個個神情興奮。
小道士道:“師傅,妖人不知天高地厚,何妨一比。”
季冧沉聲道:“長回,休要胡言。作法豈是兒戲,怎可說來就來?”
大根道:“真人不必過謙,我倆並非搏殺,你儘可使些伎倆,也好讓在下開開眼界。”
此話有理,季冧略作沉『吟』,喚小道士:“長回,取為師的王水幡來。”
小道士長回應聲而去,片刻後一陣小跑,取來一面長方形小旗,提在手中站立季冧的身旁。
大根一看,果然是道士做法事常用的幡旗,且看如何他裝神弄鬼,不知能使出什麼高深法術。身邊還有嬌弱的陳塵,不能太過大意,於是暗中提起光能,以防患於未然。
只見季冧口中唸唸有詞,不時揮舞桃木劍,一會指向幡旗,一會指向空中。又唱又舞一陣,猛然爆喝一聲:“起!”
說也奇怪,本來風輕雲高天氣不錯,忽然間陰風陣陣,大根和陳塵站立的上空天『色』漸暗,不多時居然滴答滴答下起雨來。
這種降雨術,陳塵只是從書中所見,何曾親眼目睹,當即看的目瞪口呆,被雨水淋了一頭。
降水範圍不大,雨勢也不猛,只是圍著幾步外的二人。見大根和陳塵臉上都有水跡,季冧含笑不語,神情頗為得意。
那邊大根揮舞雙手,像是撥去雨水,引得一班道士開懷大笑。片刻後,降下的雨水忽然化作一股寒霧,冒著冷煙的寒氣隨即朝著季冧和他徒弟撲去。
季冧等人正得意間,冷不防一股陰寒之氣撲面而來,霎時猶如寒冬臘月,冷得瑟瑟發抖。其中有兩個道士不抗凍,連連打著寒顫。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妖人的法術?不等季冧相問,大根道:“真人,在下獻醜了。”
話音剛落,在他面前陡然出現一團熱氣,隨之也撲了過來。陰寒的冷氣還未消散,灼人的熱氣又籠罩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