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部分,網遊之金庸奇俠傳,雙曲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忘情接受了方傑的理論,但還是儘量想著方子反駁方傑的話,這倒不是她一點都不信命,而是希望透過這場辯論,滿足自己對精神生活地需求,其實忘情之所以有點神經質,和這種對極致精神世界的需求是脫不開的,換句話說,精神層次很高的人,都有點神經質。這是必然的現象。
方傑當然也知道忘情不是在故意跟自己抬槓。笑了笑後,好整以暇地道:“你先就搞錯了一個概念。行而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周易討論的是道,現代科學研究的是器。易術是哲學理論。是一種社會分析法,通俗一點的說,是一種因果辯證法,基礎是因,得出地是果,而科學是技術理論,基礎是那些公式、公理,得出的是一個證明結果,是條件關係,這兩者本來就不能劃上等號。”
見忘情有些不解,方傑想了想,只好又補充道:“歐幾里德地幾何學就是建立在幾條公理之上進行推理的,這些公理是不需要證明的,如果你不相信這些公理,那你就根本沒法去利用這麼學科。反過來說,周易是建立在人與社會、自然互相聯絡基礎上的,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思想,如果你不信萬事萬物都是互相有聯絡有因果關係的,那周易也根本無法利用起來。”
忘情覺得自己越聽越糊塗了,但是有一點她抓住了,立即問道:“那人與社會、自然的聯絡,還有什麼天人合一,到底是什麼呢?”
方傑聳了聳肩,一臉無奈地道:“這要說起來你更不理解了,問題更多了,而且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具體回答你。就好比你去問牛頓,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牛頓可能會回答:萬有引力到處都有呀,其大小和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的距離成反比。你接著問,為什麼引力偏偏與質量成正比而不是與質量的平方或立方成正比?我估計牛頓只能聳聳肩膀說:事實上觀測結果就是這樣地。如果你再問:為什麼測量出來就是這樣地結果?這規律誰制定的?我估計老牛先生只能幽默地說,這是上帝地安排。”
見忘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方傑不以為意地道:“我知道你提出這種終極追問並非故意刁難,但是就我目前的水平恐怕很難找到合理地解釋。當年屈原寫《天問》之時,一定有與我們現代人有同樣的困惑:宇宙的真相究竟如何?有沒有種力量在冥冥中決定一切?說實話,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是有的。”
說到這裡,方傑自嘲地笑了笑:“現在的國人,一邊大罵這些是迷信,一邊又時時刻刻地受此影響,就連說話都一樣,經常掛在嘴邊的什麼變卦了、陰陽怪氣、厚德載物、君子以自強不息……等等,不都是出自周易麼?有人說不知者不罪,要我說,簡直是罪孽深重!”說完這話,方傑輕輕嘆了一口氣,再沒吭聲了。
長篇大論之後,兩人同時陷入了沉思,忘情自然是還在消化方傑先前所說的那些易術思想,而方傑則在想,以後是不是應該去學點奇門五行之術,如果能將自己所掌握的易術知識運用到遊戲技能裡去,恐怕要比一般人厲害許多吧?
(第四更。或許大家可能不喜歡看這麼嚴肅的內容,就當是國普知識看看吧……有關易術理論方面的內容暫時到此為止,這一章只是作為鋪墊之用,也是一個伏筆。)
第三百七十五章 小心愛上我
第三百七十五章小心愛上我
將易術帶入遊戲技能裡去是否能揮更大的威力,方傑不敢確定,但至少有一點他可以肯定,如果遇到什麼奇門遁甲、五行陣之類的迷宮,即使不學遊戲裡的奇門五行之術,方傑也有把握完全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易術理論,從裡面安全地走出來這也是這款遊戲“以人為本”的特色之一。
這就好比如果一個人在現實中本來就懂一點功夫,在遊戲裡成為一名武學玩家後,對武功路數的領悟絕對要比一般人強,所謂的武功等級和亂七八糟的加成,那只是資料,這種增幅資料是不可能代替一個人的戰術思想的,再比如現實中本來就是一個廚師,進了遊戲之後成為一名廚藝生活玩家,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或許,遊戲系統這種將一個人的現實能力帶入到遊戲中對其他人來說有些不公平,但其實每一個玩家的一舉一動,作出的任何一個選擇,都是自己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一種展現,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將逐漸擴大,在優勝劣汰的法則下,有些人必將站在金字塔的最頂端,而有些人,只能成為基石,碌碌無為一生。///
相對其他玩家來說,方傑所具備的優勢,就是易術,因為對人性的瞭解,強悍的邏輯分析能力,堅強的意志力,其實全部都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