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部分,果蔬青戀,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到m。qidian。閱讀。)
果蔬青戀 第416章 上門致歉(一更)
“那,父親,此事該當如何?”王突問道。
“該當如何?不如何。”王尚書頭也不抬地答道。
“就這麼算了?”王突不相信地問,覺得這不像父親行事風格。
王尚書停止翻書的動作,抬頭對兒子道:“這孩子才三歲。莫說眼下為父也只是猜測,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是他乾的,就算查出證據來,證明真是他乾的,對一個三歲孩子,你又能怎樣?罵張家養子不教?哼,人家恐怕要罵我王家小肚雞腸,連這樣一個小孩子都不肯寬容了。”
王突聽後連道晦氣。
他也太倒黴了,白吃了個大虧。
王尚書見兒子這樣,溫聲道:“你也別一副喪氣模樣。若是為父估計不錯,那孩子回去定會對家人說實話,張家就算不會明著道歉,那鄭旻過後也定會對你示好。”
王突聽了不信:“真的?那小子能這樣大度?”
王尚書沉臉道:“別小覷人!今天被罵的還不夠?讓人家指著鼻子罵背棄祖宗,是好有臉面的事?”
王突低下頭,神情十分尷尬。
他父親正要再說他幾句,就聽有人來報,說胡家三老爺來拜訪。
王尚書“哼”了一聲,本想說不見的,想了一會,才道:“帶他去小客堂。”
來人是胡敏,他是上門來向王尚書請教的。
張家這一手,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如今滿京城都在盛傳:若遇見那欺男霸女之輩,女子就該拼命,愈是這樣,才愈顯剛烈,才愈有名節;還有那兩出小戲,在福緣茶樓演了一遍又一遍,場場爆滿。
“王大人。晚輩感激張家放了胡家一馬,上門求親也是示好的意思,想著若是能化干戈為玉帛,豈不皆大歡喜?誰知弄出這般結果來。”胡敏嘆息道。
從胡鎮姐夫王統那邊論,胡敏比王尚書矮了一輩,再說。如今他沒了官身,也不好平輩論交,稱晚輩那是跟王家攀親戚。
示好?
王尚書看著胡敏,唇邊溢位一縷諷刺的笑容。
他淡聲道:“慎言(胡敏之字)也太心急了些。胡家前腳上門求親,後腳全京城人都知道了。張家當然不高興了。”
胡敏聽了一滯,老臉就紅了。
好一會,他才道:“晚輩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張家正盛的時候。怕是看不上我胡家。”
王尚書有些不屑,心道看不上就用這等卑劣手段?
因笑道:“慎言籌謀固然有些道理,然張家若是肯受人逼迫的,兩家也不會鬧得如此地步了。當年胡家興盛時,張家尚在鄉野,那時都不肯屈服權貴,何況如今封王!”
接著,他又詫異地問道:“慎言不會是真想跟張家結親吧?”
他也跟張家想的一樣。以為這是胡敏的伎倆,想要噁心張家呢。
胡敏急忙道:“晚輩也以為這不可能。是釗兒,他希望能娶張二姑娘。一來玄武王兄妹金殿求情。確實令晚輩等慚愧,想跟張家化解這段仇怨;二來,張二姑娘到現在也沒說親。這是受釗兒所害,娶她也是應該的;三來,不怕王大人笑話,撇開恩怨不提,誰不想高攀一門好親事?”
王尚書聽得又是驚訝又是好笑。
驚訝他說了實話,至少第三點是實話;好笑的是胡敏的自以為是。
他便好心提醒道:“慎言,我聽說玄武王的母親有些與眾不同:她不喜兒女成親太早。當年玄武將軍選婿,都已經二十歲了,她還嫌早呢!這張二姑娘至今未嫁,就是這個緣故了,其實很多人上門求親的。”
胡敏聽他說的如此直白,禁不住又臉紅了。
王尚書也不想做惡人,耐心指點他道:“慎言怕是想差了。我觀張家和鄭家,與我等世家頗有不同:我等世家大族注重的名節,對張家來說,什麼也不是。這一招對他們不管用。胡家既然真心想求親,就該誠懇些。慎言只想想令侄胡將軍,張家如此惡胡家,卻肯為他求情。為他求情也就罷了,為了不使他揹負不孝之名,連他父親也一併求情,這是何故?”
這是何故?
胡敏當然知道緣故,心裡卻極不舒坦。
難道他父子就是大奸之人,胡鈞就是忠義之輩?
哼,若不是為了胡家,他操那份心幹什麼?到頭來,什麼都不是,還搭上一個小兒子。
他就不相信,若是胡鈞當年知道黎章就是張乾,還會不會幫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