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有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章 什樣錦,回到宋朝當花農,蘆葦有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不是皮癢了,這都啥時候你還折騰!”雲錦悄悄靠近云溪責備道,還順手掐了一把云溪的胳膊。
冬天衣服穿的厚,疼倒是不疼,可云溪覺得冤枉啊,她不過是隨口一說,哪裡知道周先生會如此激動?按說嫁接技術在戰國時候都有所記載,北魏賈勰的《齊民要術》上也早有記載,再經隋唐五代十國的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怎麼也應該普及的差不多了啊!因為這云溪才大膽說的,誰知道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樣,嫁接之術用周涵的話說那是隻聞其名,少見其物。
不過仔細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按照古代人那麼觀念,肯定不能把這賺錢的技術傳給外人啊,多少手藝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媳不傳女的,沒推廣開就不意外了。
“不過,你到底又培育了什麼好花,引的先生大雪天的還要過來。”雲錦又悄悄地問。
“一會自己看唄,你肯定認識的。”云溪笑道。賣個小關子,誰讓雲錦掐她呢,就急她一會報報仇吧。
說話間到了後園,云溪熟門熟路地找到了那株被她嫁接過的牡丹,母本是一株十多年生的烏龍捧盛,該品種生長勢強,成花率高,萌櫱枝多,所以就被云溪給盯上了。原本她想用它邊上那株洛陽紅的,洛陽紅因武則天貶牡丹的故事而得名,又稱焦骨牡丹、紫二喬,是中原牡丹的代表品種,云溪有次看牡丹花展,“烏龍捧盛”和“洛陽紅”已經成了大路貨,牡丹園裡都是當籬笆用的,都種在外圍,已經難登大雅之堂了,但宋朝還是它們受寵的時代,所以被圓圓給堅決阻止了,也就是那株烏龍捧盛經常開畸形花被圓圓所不喜,才勉強同意讓云溪拿去做實驗了,不然還有得麻煩。
以烏龍捧盛為母本,以方塊芽接放方法在8月上旬的時候嫁接的,當時她也不確定會不會成功,所以很低調,除了圓圓誰都沒告訴,李四姐也是後來知道的。就是後來活了,云溪也沒讓她兩往外說,想著春天的時候來個驚喜。
先是選定花形優美、花期一致的各色系品種,然後在這些品種範圍內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上飽滿、充實的側芽,如此有利於側芽上下兩端的形成層完全剝離。不過品種選擇這個就不用費腦筋了,葉家總共也就那麼六個品種,分別是“月宮花“、“甘草黃”、“洛陽紅”“粉奴香”和“御衣紅“,再就是母本這種烏龍捧盛了,所以也沒啥可選的,除了母本這一品,剩下的都接上就是了。
然後是起芽,這個是關鍵環節,在側芽上下各1cm處,用嫁接刀各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並在上下橫割刀內側各削掉形成層0.2cm,然後在芽的左右兩側各縱劃一刀,同樣深達木質部,然後順縱割刀線挑起芽片,為了防止接芽失水,要將接芽含在嘴邊。
本來云溪以前看的資料上說可以放入自封袋,然而現在讓她去那找自封袋去,無奈只好含在嘴邊,人工保溼了。
接下來就處理砧木,在砧木當年生枝條上選擇與接芽大小一致的鱗芽做嫁接點。於上下兩端0.5cm處橫割,左右縱劃,起掉芽片保留好芽原基,再用芽接鏟在砧木上起過鱗芽的地方,上下放心鏟開皮層,距離略大於接芽的長度,然後迅速將接芽的凹孔與砧木起芽點處突出點戴好、吻合,然後用繩子紮緊,最後用稀泥漿抹嚴切口,就算是完成了。
其過程看著複雜,其嫁接的過程更復雜,每一個環節云溪都糟蹋了一到兩個芽點,把圓圓心疼的不輕。不過結果還不錯,提心吊膽的過了兩旬之後,居然成功了九成,接了十個,僅有一個沒有成功,這讓云溪是心花怒放、驚喜不已,感覺自己實在是天賦異稟、根骨奇佳,生來就是吃這碗飯的。
“看吧,接了十個芽,活了九個,就這個,這個,……”云溪將她嫁接過的地方一一指給周先生看,說句實話,這種接法你要是不和正常的芽點對比著可真不容易看出來。不過好在周先生沒有因為讀書多而變成近視眼,在火把和氣死風燈那搖曳的光照條件下居然也看了出來。
“壞的那個呢?”
“這個。”這個就比較明顯了,動過手術的痕跡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這是不同顏色的?”周先生確認道。
云溪笑道:“那是當然了,要是同樣的花色,何必費這力氣,我家總共六個品種的,現在都在這株上了。看這裡,這裡,都是被我給折騰壞的。”
“我看別人都是用枝接,貌似你這個不是啊!”周先生沒了開始的激動,十分冷靜地說道:“我看現在說成功還有點早,看明年能不能開花吧。現在看著還行,可還有一個冬天要熬呢,且看著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