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有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章 從制琴開始吧!,回到宋朝當花農,蘆葦有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下就麻煩了,她那裡學過插花,不過是看的多了點,有是自家用的,就大膽插了。可是專門插的話,想要不斷地有新意那就難了。可以想象,兩個先生要是不滿意,恐怕等待自己的就不是溫言惜語了吧!

她可不敢自大的以為他們沒有鑑賞水平,要知道,雖然插花大力發展是宋以後,可是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的插花形式。折花枝(切花)就應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民間還有花祭祀、借花傳情、插花裝飾儀容的習俗。當然了,那時候還沒有講究造型,也沒有什麼章法和立意。

漢、魏、南北朝時期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容器插花,瓶花盤花就開始有了。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插花就成為了一門藝術,無論是在民間、寺廟還是宮廷,都盛行插花了,而且還開始講究插花的器具了。除了瓶盤,還出現了籃子、碗、水缸。甚至中外插畫史上最早固定花材的容器——“佔景盤”。

云溪家的庫房就有那麼個佔景盤,看上去像個大蓮蓬,裡面是蓮子是銅做的管子,再插花之前,可以在管子裡面放上水,然後花是一束一束地插進去,這樣子的花就容易立起來。以前沒有插花泥,花是很難立起來的,而且花一束一束的分開插,花與花之間非常的透氣,更有利於花材的保鮮。

除了講究器皿,還開始講究花材的選擇和搭配,對花材的保養也有一定講究。甚至還出現了插花專著,雖然她沒有見到過,不過在縣城周先生父親的書裡,卻是專門有提到的,甚至書中還提到,那時候都已經有了大型專題插花展覽會。

而插花藝術得到長足發展的最大推手,就是歷史上那個最有名的藝術皇帝——南唐後主李煜。他當皇帝不成,寫詞卻很有一手。他不但十分熱愛插花,還不遺餘力的倡導插花。他在每年的“花朝節”(陰曆2月15)會定時舉辦盛大的插花展覽會。

不說展覽會,就是插花的欣賞方法也很有創新,出現了一種叫“酒賞”的欣賞方式。這方式光聽名字就別具一格了。將插花作品放在牆的前面,在牆上貼上一些書畫,然後大家坐在插花作品的前面,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一邊欣賞插花作品,所以叫做“酒賞”。

基於以上種種,她是真覺得自己弄巧成拙了,兩位先生是來葉家幹什麼的?叫琴棋書畫的。雖然表現方式不一樣,但毫無疑問都是藝術的外在體現,所以,作為名師中的名師,他們能沒有鑑賞能力,能被她一個小丫頭糊弄。可是要是讓她現在去道歉,她可拉不下去那個臉。

等等,小丫頭,哈哈!雖然有點無恥,不過她現在實實在在就是小孩子啊,作為一個八歲的小地主家的小女孩,她插的好那是難得,插不好那也是理所當然。

想通了這點,云溪頓時覺得一身輕鬆。她決定端正態度,一定要認認真真向兩位老師學習,相信肯定能有一番收穫的。

“云溪別怕,兩個先生都是很好說話的人。”葉源見云溪愣了半響都不說話,想著是不是被嚇著了,想想她才多大,被嚇著了也正常。

“爹你別騙人了,他倆都很好說話?”云溪道,就沒見過那麼好說話的人,第一次來別人家就挑三揀四的,好說話個鬼啊!

“其實也還好了。”葉源硬著頭皮說,“也就是嘴上說說,實際上也沒什麼妨礙。”

是沒進行身體攻擊吧,可這精神攻擊也是攻擊啊!不過算了,有本事的人大牌一定也是能夠理解的,要是沒本事還脾氣臭那才是真正的討厭。

“爹,那先生有沒有說什麼時候開始上課,我們是不是需要準備點什麼東西。”云溪道,“好像我們家還沒有琴吧?”

“對哦!還沒有買琴。”葉源一拍腦門,“還想著一時半會請不到先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呢,誰知道竟然這麼快。不但是琴沒買,就是學畫用的顏料紙張家裡也不多了,也需要再準備一點。”

葉源說著話站起來看看窗外,道:“不過買琴需要去幽州買才行啊,今天看來是不成了,太晚了,明天吧,明天我帶你和你姐姐再去一趟城裡,該準備的準備足了,才能好好學習。”

“去城裡買琴嗎?太好了!”饒是云溪活了一把年起,還是被這個提議給興奮到了。前世她就特別羨慕人家可以學樂器的同學,做夢都想著能學。可惜,福利院能供她讀書就很難得了,再學樂器那就太貪心了,要知道,就是普通的樂器班,一個課時的大課最少也要幾十塊錢,而一對一的優質課,更是直接從百元起價。

後來自己掙錢了,又沒有那個時間精力了,後來……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