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有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人手短缺,回到宋朝當花農,蘆葦有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完小草,云溪起身出門,喊了圓圓往後園去,本想著她一進門,小梅她們三個就該找自己來彙報工作了,不想她回來這麼長時間,三個丫頭竟沒一點動靜!
往後園一看,沒人,云溪兩個又往菜園那邊去。
去到一找,果然在,三人正蹲在一片新翻的地裡種著什麼,小心翼翼聚精會神,云溪兩個走到跟前了都沒發覺。
云溪:“在種什麼呢?”
這都什麼季節了,怎麼種起種子來了?
“鐵線蓮種子。”大妮頭也不抬地回道。
“快給我看看,怎麼發芽這麼快?”云溪驚喜道,鐵線蓮種子可不好伺候,去年秋天霍大娘家兩個兒子帶她採的那些,她想著新鮮就直接種下去了,那成想一直都沒個動靜,直到今年春天,牡丹花都開了,它們才陸陸續續地冒頭出來。
所以今年春天採的這些,她沒敢直接種,而是給它們保溼催芽,打算等種子露白了再種。沒想到這才一個多月,竟然已經發芽了。
“咦,是溪姐兒回來了。”大妮這次發現剛問話的是云溪,忙帶著種子過來給云溪看。
二妮和小梅也停下手裡的活,給云溪和圓圓打招呼。
云溪一看,還真是鐵線蓮種子,不但已經露白,很多白根已經長了兩三厘米了。看來鐵線蓮種子不能趁新鮮,還要經過冬天的低溫春化啊!這倒是她在網上沒找到的東西,看來這種花還是要多種多琢磨,光紙上談兵可不成!
想到這,云溪又想起李四姐的那個外祖張暢來,那倒是個積年的老圃,可惜人太迂腐,還敝帚自珍自以為是,云溪本想著就算菊花催花技術不入他的眼,什樣錦牡丹總能入他的眼了吧?卻還是不成,這一時半會的,云溪也是拿他沒辦法了。
等秋裡去了京城,一定要好好的尋幾個人才,云溪心道,自家知道自家事,她腦袋裡關於種花的知識雖然不少,可沒有經驗,不能將其融會貫通,還是不免要走彎路。
“給我點種子,咱們一起種。”
云溪不顧圓圓等人的勸阻,執意和她們一起點播起來,要不是因著她太小還要上學的緣故,她是恨不得一天12個時辰都長在這地裡的,哪裡會嫌棄這泥土髒呢?
在她看來,這泥土再可愛也沒有了,疏鬆透氣,肥力十足,又保水保墒,比她買的某品牌進口泥炭都好用的多。云溪覺得,作為一個真正的園丁,與其說是在照顧花朵,倒不如說是在照顧土壤,土壤伺候好了,花朵還能不來嗎?
幾人細心地種好,再給它們蓋上些新鮮的小樹枝,雖然種之前土壤已經澆透水,讓夏天天熱,土壤表層極容易變幹,而種子剛種下就澆水的話又怕把種子壓了出不來,俗話說就是拍死了。所以要想辦法給它們遮陽保墒,再根據土壤的溼度適當地撒水,直到它們發了芽,根系扎牢固了,才能慢慢地澆大水。
不過云溪沒跟著她們做這個,她迫不及待地去看無名種子開出來的花,剛一進菜園門她就看見了,強忍著先過來看了小梅她們,這會種子種下,她自然不會再留。
快步過去一看,和她原先想的一樣,兩種開花的一種是格桑花一種是虞美人,這兩種花和千年後幾乎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云溪一眼就認出來了,所不同者,是這種虞美人是黃色的,倒和後世常見的紅色紫色不同,不過除了顏色,葉子枝幹和漿果,都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剩下長的比較好的兩種,上次云溪沒認出來,雖然它們逐漸長大,云溪也差不多能確認,應該是松果菊和美麗飛蓬,都是菊科的植物。
至於黃葉子的那八種,很遺憾,遮陽棚也救不了它們,移栽過的還有那麼七八片葉子撐著勉強能入眼,沒移栽的那些卻是隻剩下心裡哪一點綠了,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云溪倒也沒多難過,難過也無事無補不是?而且有百花谷這些打底,也算是存留了革命的火種,不至於全軍覆沒。至於說壓根沒出芽的那四種,只能說沒緣分了。
心滿意足地在園裡巡視了一圈,云溪心滿意足地回家去了,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云溪才聽葉源說起,原來他們家還真有一件大事來著。
就是買的那三千畝地,賣地的主家不是隻賣地沒帶佃客嗎?去年秋收秋播都是找的臨時工,平日裡也沒少僱傭短工來幫忙除草鬆土,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葉源葉福他們就尋思是不是再找些佃客過來種地,那知尋了大半年,直到麥收也沒尋著。
實在是幽州這地界以前戰火紛紛,人力不足,人少地多,再加上官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老百姓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