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拆廠,抗戰之後勤主任,導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491廠保密是從東風1號開始的吧,雖然說沒有服役,但是我們是依靠蘇聯人給的資料……額,廠長去參觀,然後給我們的資料仿製的。在當時來說,我們除了發射的燃料不是咱們搞得,咱們也搞了個差不多吧?”
“是的,當時咱們生產的零件和蘇聯人給的v2火箭比了一下,具體的數值沒有透露,但是廠長被叫去開會了。”
“廢話,當時研究v2火箭的又不止我們一個人,但是仿製速度有幾個比咱們快的?咱們用了一個半月就把火箭的外殼製造完成了,裡面的內部機械仿製被精工車間的用剩下的半個月做完了,就差燃料往裡面放了。”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就是之前仿製的那個喀秋莎惹的禍,其實喀秋莎火箭彈在只是把外殼給造出來了,裡面的東西直接就是給精密加工車間用來測試的,從火箭發動機到裡面的陀螺儀,這就是精密加工車間的畢業考試。
“葉天同志,你們為什麼要瞞著我們呢?這火箭彈你們都做出來了,還藏著掖著幹嘛?”
葉廠長就覺得很委屈,這東西不過是一個畢業考試的內容,怎麼就成藏著掖著了。喀秋莎的外殼就放在庫房裡,裡面的設計只不過是自己給的一份圖紙,讓他們去製造。造出來也就算了,居然還要吵吵鬧鬧的要試射,看看成果如何。武廠長這邊直接就打報告申請喀秋莎的發射燃料了,等到上級帶著發射燃料來的時候,一堆專家也跟著到了。
“不是,這東西是考試內容,材料什麼的有些都不是很合適。”
“我覺得很合適嘛,你們廠子總是不聲不響給個大動靜。”
技術人員在調整喀秋莎火箭彈的發射角度,發射管也在進行最後的檢測。這可真是快多了,這上級領導來了還沒有兩個小時呢,這邊專業人員就已經過來了。
“我記得武廠長就打了一個報告吧?您是怎麼知道我這邊就完成了呢?”
“這是你們的蘇聯駐廠代表說的,這個訊息提供給了蘇聯方面,連照片都有了,蘇聯方面可是直接來通知要觀摩一下技術水平了。”
誰都沒有想到居然是駐廠代表搞得,納斯卡婭又要搞什麼鬼,悶聲發大財不行嗎?和這幫外國人可是比不了思想觀念。
“不是,咱們這完全是為了考試的,這東西你要說到觀摩技術的水平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反正葉廠長被直接的忽略了,當然葉天也是十分想看火箭彈的效果如何。火箭彈的外殼是普通的金屬,誰知道原本的外殼是什麼材料,軍用金屬材料人家也不給自己說。
“當時結果還是蠻不錯的,有效射程11公里,成不成功反正就不是葉廠長管的事情了。其實葉廠長當時最心疼的是那個陀螺儀,本來那個東西就沒有想著發射,當成畢業考試才往裡面畫了一個陀螺儀。上級一來就射出去了,連給拆的機會都沒有。”
武廠長和之前精密加工廠的廠長談起這個事情的時候一群人都笑了,這個事情在當時來說並沒有多少知道,但是精密加工廠長也是一陣的苦笑。在當時來說,一個陀螺儀的加工製造可是相當困難的,完全是手工製造的。
“要是當時在我手上,我也心疼。這東西加工一個出來費工費料,這還當一次性物品給射出去了。”
“那時候你們廠小家子氣,一個陀螺儀心疼什麼,到後來,你們不是直接大批次生產了嗎?”
“你們說的輕巧,至少在廠長走之後幾年內都不能大批次生產。”
精密加工車間的工作其實不止這陀螺儀一項,還有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動機這項技術,就是從德國V2火箭上獲得的。不得不感謝蘇聯同志的援助,沒有蘇聯同志從德國運來的v2火箭,也就沒有現在中國的彈道導彈技術。
“後來廠子被分了之後你們也去搞核彈了?”
“對呀,不搞核彈能坐在這裡嗎?只是可惜,成就咱們的人沒有坐在這。”
旁邊的主持人有些尷尬,從剛才的話題一直在聊葉廠長,旁邊的導演示意繼續挖掘葉廠長的資訊。
“幾位廠長,您覺得葉廠長對中國的核工程有什麼幫助嗎?”
“其實他對於核工程來說沒有什麼幫助,但是他的幫助貫穿了從新中國到現在的所有重大事件。當年的0491廠,七大分廠下面十多個小廠,就這麼一股力量,從火箭發射到彈道導彈,從摩托車到汽車,覆蓋的地方實在是太全了。”
“元0491廠的軍工部門被吸收合併成為北方工業的一部分,精密製造部門被分割成了幾塊,江南造船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