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部分,從龍記,點絳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見他出門,怎麼好端端的就不見蹤影了?如果這人沒有出遠門,甚至根本沒有走出家門一步,那他不論死活,就肯定還留在了這個宅院裡頭。”
曉冬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那照這麼看,夢見鬼魂一說就靠不住了,曹生可能只是做了個夢,憑自己的猜測,碰巧挖出了這個被害之人。
“曹生也有可能是知道什麼內情,假借託夢,就是為了徹底查清楚這件事。”寧鈺說:“畢竟夢沒夢見鬼,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口說無憑啊。”
曉冬點頭。
確實如此。
這件事就是口說無任。曹生說自己夢見鬼魂了,那他有什麼憑據呢?挖出來的死人……咳,能算嗎?
“那第二個呢?第二個可是說有很多人看見了的。”曉冬趕緊追問。
“這個呢,也不好說。”寧鈺把手裡的書往後翻了幾頁,指給曉冬看:“你瞧這一行寫的。”
曉冬還沒看到這裡,趕緊低頭去看寧鈺給他指的地方。
“初六日至馮家集,未尋至馮氏族人……”
這裡字寫的格外潦草,似乎寫字的人心緒格外不好。
“這是?”
“問題就在這裡了,我那位前輩就是為了想驗證這事的真假,聽說了這位馮氏女的事情後,特意趕了幾百裡地去她老家想查證。結果在那裡並沒有找到馮氏族人。”
“沒找到?”曉冬納悶的問:“那些人去哪兒了?搬家了嗎?”寧鈺搖頭:“這個上頭沒寫,我也不知道。”
曉冬有些失望。
這也就是說,馮氏女的這件事,也無法證明真假了?
唉,可能也不是真的。
那對他來說,這兩個故事就都沒有用處了。
看曉冬有些失落的模樣,寧鈺猜著他多半是對這些異聞怪談感興趣。
這也不奇怪嘛,這麼大的孩子,又才摸著修行的門坎,對神神怪怪的事情格外向往好奇。
自己這麼大的時候,多半也這樣吧?
寧鈺挺喜歡曉冬的,也不想見他不高興,主動說起件事來。
“書上的事真假不好論,不過家師還年輕的時候,倒是碰見過一樁離魂的奇事。”
“啊?真的?”
第七十章 姐弟
曉冬的急切讓寧鈺微微有些奇怪。他且不急著說事,反而端起茶來慢悠悠的喝了一口。
“世上的事,不是隻有真假兩種答案,非此即彼。好些事情誰也分不出真假。”
曉冬被他說的有些糊塗了,臉上露出迷惘的樣子。
“有的事可能是假的,但是人們寧願都相信那是真的。就象曹生的事,傳了那麼遠,因為許多人都渴望公理正義,盼著惡人有惡報,沉冤終得雪。而有的事,雖然可能是真的,但因為沒有佐證,說出去又駭人聽聞,所以反而沒人肯信。”
曉冬品一品他這話裡的意思……是讓自己別太較真?
可他的情形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聽這些,可能就是當個消遣,聽完就算。
可曉冬指望著從這裡頭找出點於自己有用的東西來,走出現在這好似無解的困局,哪能不較真?
“那件事……家師同我說起過,就說過那一回。是他親身經歷,至於真假就先不論了。”
“說起來得是三四十年前了,家師往北方去,在山間一戶人家借宿,那戶人家的女兒十來歲年紀,偷偷拿了家裡的雞蛋在灶下給家師做了一碗茶羹。家師知道那家人生活拮据,對那碗茶羹很是過意不去,走時悄悄給那家人留下了幾枚金釦子做報償。”
曉冬聽的很入神。
他還忍不住分心去想,胡真人那時候還很年輕吧?二十來歲?那家的小姑娘是不是喜歡上他了?不然哪會特意拿好東西偷偷招待他?
“隔了約摸半月家師辦完了事回去的路上,又路過那戶人家,卻發現那家人都不見了,屋子也被燒掉了。”頓了一下,寧鈺才又接著往下說,只是聲音比剛才要低沉了一些:“家師向附近的人打聽,才知道那家人遭了禍,老夫婦倆都死了,女兒被城裡的富戶搶去,兒子被打了一頓下落不明。”
“家師以卜算之術找到那一家的小兒子,那個孩子躲在山裡,已經只剩最後一口氣了。他說,因為他不懂事,偷偷拿了姐姐藏的金釦子出去玩,引來了惡霸,硬說金釦子是他偷的,闖進家裡把其他的金釦子也搶去了,他的父母被當場打死,姐姐也被搶走了。”
曉冬啊了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