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穿越之豪門男婦難作為,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時也沒忘記向知府彙報一番,主要是想申請一個官方的許可。
“衙門出示的文書?”林知府沉吟著,這事有可取之處,同時也會得罪一些人,像是朝廷的一些新政頒佈之後不見得各地衙門都會執行,欺上瞞下的官吏有很多,若是有了報紙公開將條例釋出出去,那麼就會因為利益而引起這些人的不滿。林知府倒覺得報紙不錯,只是要衙門文書的話,就不那麼容易了。“在遼城內的,我同意倒是可行,出了遼城……,兒媳婦啊!站在百姓那邊呢,報紙辦起來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可若站在為官者那邊就不見得了,這事容易得罪人。”
“這個我清楚,其實我覺得若是站在公正的角度釋出資訊,頂多是會讓一些不痛快而已,並不會引起什麼反應。”吳岱栂也清楚報紙辦起來後肯定會得罪一些人,想起上輩子的言論自由,在古代是不可能行得通的,但至少百姓應該有知情權。吳岱栂覺得辦報紙不單單為了一己之私,似乎被賦予了更多的東西需要揹負,他清楚前路會有險阻,可是他並不想放棄。“爹,也許可能會連累到您。”
“哈哈哈,老朽已經在位這麼多年,自認清正,自是不會怕你的報紙。至於別人,你辦的報紙是在遼城,就算是傳到別的地方去,他們也只能自認倒黴。”林知府可不怕這些,“他們若是找我來,也只能說是他們身子不正。不過啊,兒媳婦,若是辦報紙是不是要有個地方吧!你們兩人不會是想在家裡把報紙辦出來吧!”
“我和繼善選好地點了,報社掛在繼善的名下,繼善也請了一些同窗過來幫忙。”吳岱栂說完之後,覺得得把報社的性質講一下,不然這些文人若是被貼上“商”字可就不好了,“報紙的形式是以官方為主,所以並不存在言商之事,若是報社盈利,會分官府七成利。”
林文良聽完之後大笑了幾聲,“難怪老太太說什麼都不願意放棄讓你接手家業的念頭。”
吳岱栂疑惑卻沒有說什麼,家業什麼的,他就沒有打算接下過,他不想就此辯解什麼,現在的他有一種衝動,想要把報紙辦得更高,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到時估計會得罪更多的人,老太太也不會想著讓他接手什麼家業,到那時搞不好老太太躲他都躲不及。
談好了文書的事之後,遼城報社便速度的開始的籌備第一份報紙的出版,仁武三年九月初十,第一版遼城周版第一期正式發行,一份兩錢。兩錢也就只夠買一張宣紙,連墨都不夠,別看定價低,卻不會賠錢,報紙上有廣告的宣傳位,目前也只有兩家各佔一大版,一邊是吳家的鋪子,一邊是林家的一個在遼城內的鋪子,林文氏為了支援兒子媳婦的事業,當然要投些銀子。兩家都沒有想到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只是單純的表示支援而已。
最近吳家的鋪子可沒怎麼開張,二位叔叔不達目的不罷休即便被大哥打也不同意回去,吳阿旺氣得每天都會拿雞毛彈子輪上一番,效果卻甚微,吳小娣後悔當初不應該把二叔和三叔接回來,就應該把他們扔到大街上不管他們死活的。吳小娣越想越氣,可也不知道到怎麼做,遇到這樣無恥的人,任誰都是無可奈何。
報紙對古人來講是一種新鮮的玩意,兩錢不算貴,識字的人便買了一份邊走邊看。為了不浪費紙張,他們跳過了介紹,第一版便是最近朝廷的新政,和最近遼城內的各大官員為民做了哪些事。第二版則是城裡的新鮮事,第三版是為文人墨客準備的,上面有文章,詩詞,還有吳岱栂的小版板……故事連載。第四,五版是廣告位,第六版便是一些家常評論,第一期的評論便是吳家的親戚,連化名都不用,直接用了真名。看報紙的人看得那叫一個情緒化,古時的人們哪怕會常說三道四,心思也是淳樸的,看到這種極品親戚,立刻憤慨得不行,紛紛表示這種人不能留在遼城。
典史今兒也買了一份報紙,看第一版的時候,大讚報紙辦的好,都是為他們講話,當然辦得好。往下翻也不停的點點頭,等到看到最後一版後,典史的臉色那叫一個色彩紛呈,看完之後把報紙狠狠的往桌上一拍,“這種人,當初應該重重的打。”基本上看過報紙的人都和典史有一樣的心情。典史拿著報紙去尋知府,得求大人給他做主。
吳家裡吳睿翰拿著手裡的報紙,將最後一版看完之後,嘴角微微上翹,等到晚上全城的人怕是都會知道吳家的事,對於家醜外不外揚的事,吳睿翰倒沒有酸文人的遮遮掩掩的想法,大娣有句話說得對,若是身上長了膿包,不挑開怎能好,家醜就跟膿包一樣,不挑開讓裡面的膿流出來,怎麼能去除。吳小娣跑到書房把報紙翻了個遍,“我們家的鋪子也不知什麼時候能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