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幕予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陪京起風雲(三),湮華碎,子幕予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如此,我當是誰託老祝送的信兒,侄女甚是膽大心細,竟然直接找上了老夫。”赫連城目光中透漏著讚許,那時自己與太傅並無甚交情,沒前去現場,不過聽得這黎家的千金,大鬧白事會,還當是這些個說書先生慣會添油加醋,沒想到百聞不如一見。

黎開聽聞赫連城這樣說,順著他的話頭:“多謝赫叔叔為家父仗義執言。”

“哈哈,好,好啊,黎天養了個好女兒,想必入獄的經過,那快嘴的老祝已經全然告知於你了,今日又特地在此等候,所為何事?”赫連城餘光瞥見自己家的壞小子眼睛都看直了,不由得搖頭嘆息。

黎開此次想著是要等見當朝從一品少保大人,三孤卿一,帶著程煜多有不便,也就自己隻身前來了,此時卻不由得慶幸,要是讓他看見赫家公子這個模樣,保不齊又會生事。不過黎開雖然這樣想著,卻是應付眼前事為重,沒發現房簷上閃過的一抹緋紅。

“知道叔父此去朝堂,多的是為父親求情,開戴罪之身,不敢登門拜謝,增添不必要的麻煩,聽說叔父上朝多為步行,便得了訊息,一早等候在此。心中尚有一計,或許能看清,鬧劇的背後,究竟是何人在徒生事端。”

赫連城聽言如此,眼睛閃過一絲疑慮,不過瞬間打消:“你想如何?”

皇宮之中霧氣繚繞,宛若天宮,金碧輝煌宏偉壯觀,議事正殿有四角高高翹起,殿前月臺兩角,東立日晷,西設嘉量。殿頂滿鋪黃瓦琉璃,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朱頂,兩柱之間用一條雕刻的巨龍相連線,龍頭探出簷外,龍尾隱入殿中,完美地融合,極顯帝王氣魄。

走在巍巍皇城其中的,是一身戎裝的赫連城,身後跟著一名託劍小廝,步履生風,堅毅穩健。

群臣在殿內站畢,在中間空出一個位置,那是留給赫連城的位置。

年輕的皇帝在龍椅上靜坐不動,皺起的眉宇將它有些陰霾的眼神襯得更加明顯,令人不悅。

待群臣上報完畢,皇帝皺眉問道:“少保赫卿何在?”然後隨意在群臣中指了一人:“李卿與之相距不遠,可是他今日為何時辰過了都未在殿外侯傳?”

姓李那人原為光祿寺少卿,站位靠後,疾走出列前幾步跪地道:“啟奏聖上,微臣不知。”

皇帝不說話,邊上的太監王琚急忙擺手,示意其退下。

李旭便乖乖往後退去。

“趙將軍,你與赫卿素來私交甚好,你可知其近況,可是身體抱恙?”

皇帝還不死心,繼續問道。

“額……這個……”趙將軍跪地道,“赫大人這兩日為黎大人的事忙的焦頭爛額,沒有與我等有過交集。”

這話雖然是推脫,卻也是將問題暴露了出來,群臣之中,頓時一陣竊竊私語,這不是暗示對聖上裁決不滿,赫連城不給面子嘛,這趙將軍說是實在太直,顯然兩邊都不討好。

“好。”聽了這話,皇帝竟是出奇的沒有龍顏大怒,而是淡淡回應,好似終於有人起了這個話頭,也就順著接了下去,“那大家且說說,這黎天越矩禮法,忤逆犯上,按照國法,應當如何處置?”

“聖上,經過調查,發現黎天此事局勢明朗,滿朝文武皆知,他與太傅不和,此次故意縱容喪儀大辦,乃至禮越國喪,實在是其心可誅。”

一個看起來頗為老實的官員上前說道。

群臣之中當即有人竊笑起來,上前的乃是太學,當年的狀元,奈何一副只在做文章中有靈性,平時一副死腦筋淨出瞎注意,皇帝也看不上他,沒有遵從慣例將郡主許配給他,而是隨手封了個太學國子監。這次卻不知怎的,竟然有意啟用,分派了差事,主要負責黎天一事。

就是出口的這番回話也是讓明白人聽了有些恨鐵不成鋼,縱容喪儀大辦,說白了還不是太傅府上辦事不利,兩位千金禮矩不清,黎天充其量是個不查之過,吃不上什麼苦頭。

皇帝斜眼看看站在身邊伺候的王琚,滿臉的不痛快,大太監很會來事,看著聖上臉色,連忙制止正在稟報的那人:“縱容?怕不是那麼簡單吧,府上搜尋一番,還不快將結果速速報於聖聽!”

“哦,是是,王公公所言極是,去他府上搜查竟是全無收穫,沒有一點跡象,徹底的乾淨即是徹底的汙穢,還請聖上明斷。”

“哼!家底清白,為官清廉,結交黨羽之說本就子虛烏有,自然是什麼查不出了。”有人對這位說話的大人嗤之以鼻,頓時朝堂上的聲音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學大伽

麗華劉

大劫主

黑山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