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部分,抗戰老兵之不死傳奇,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嘎牙魯。”一傢伙損失了一個步兵小組,岡崎謙氣得直罵娘。
鈴木連滾帶爬來到岡崎謙跟前,報告道:“中隊長,山頂上有支那兵!”
岡崎謙劈手將鈴木拎起,問道:“山頂是什麼地形,有多少支那守軍?”
鈴木道:“山頂是個大平臺,支那軍的戰壕工事修在平臺中冇央,離稜線至少五十米,不過在稜線跟戰壕工事之間還挖了大量的散兵坑,具體有多少支那軍不冇太清楚。”
“納尼,山頂是個大平臺,支那軍的防禦工事修在平臺中冇央,離稜線至少五十米?”岡崎謙敏銳地意識到了**這樣構築防禦工事的厲害之處,
中冇**隊藏在山頂的稜線後面,炮兵觀測員觀測不到彈著點,就無法進行彈道修正,野炮、步兵炮的殺傷效果就難以保證。
換句話說,常規炮擊純粹就是浪費炮彈。
唯一可以對山頂平臺上的**陣地構成威脅的就是航空兵的俯衝轟炸,不過航空兵的轟炸機數量有限,需要支援的戰場卻有十幾處,而且航彈數量也不是很充足,仗打到現在,小日冇本的後勤保障也逐漸變得有些吃力了。
炮兵成了擺設,航空兵又指望不上,那就只能依靠步兵強攻了。
可既便不惜代價投入步兵進行強攻,只怕效果也好不到哪裡去,梅崗地形不夠開闊,進攻方一次最多展開一個加強小隊的兵力,超過一個小隊進攻隊形就會過於密集,容易遭到**機槍火力的殺傷,逐個小隊投入進攻,這又成了添油戰術。
岡崎謙意識到,今天遇上硬骨頭了,這仗下來既便不死怕也要脫掉一層皮。
必須承認,岡崎謙的戰場洞察力還是相當敏銳的,也很善於學習,徐十九在梅崗的排兵佈陣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結果三年後這老鬼子用同樣的手法,在關家堖反過來讓八路軍吃了個大虧,就連彭老總都被打得沒脾氣。
《亮劍》中的李家坡戰鬥就是以關家堖戰役為原型而改編的,不過小說中的李家坡戰鬥以勝利而結束,李雲龍指揮的獨立團獲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而事實上關家堖戰鬥的結果卻截然相反,真冇實的關家堖戰鬥,彭老總調集了三旅兩團兩萬多大軍,血戰兩晝夜也沒能消滅岡崎謙的500日軍,最後不得不黯然撤圍。
第一卷淞滬會戰 第39章巋然不動(上)
儘管岡崎謙擁有極其敏銳的戰場洞察力,也意識到梅崗這塊硬骨頭不好啃,但他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往上攻,因為聯隊長下達給大隊長的是死命令,大隊長伊藤善光下達給岡崎中隊的命令更是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山頭。
若拿不下山頭,岡崎謙就等著切腹謝罪吧。
不過岡崎謙這個老鬼子還是挺有些頭腦的,由於受到地形限制,日軍一次最多隻能投入一個加強小隊,僅憑這麼點兵力顯然是不可能一鼓作氣拿下山頭的,所以必須得想辦法把火力支援小組運冇動到稜線後面,給予步兵直接的火力支援
說白了吧,如果日軍能以稜線為天然掩護,架起輕重機槍、擲彈筒以及迫擊炮,那就能夠對山頂平臺上的**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然後再投入步兵連續不斷髮起強攻,那麼肅清山頂平臺上的**也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不過,日軍要想把火力支援小組運冇動到稜線後面並不容易,因為中冇**隊在平臺中冇央的戰壕工事跟平臺邊緣的稜線之間挖掘了大量的散兵坑,不肅清這些散兵坑裡的散兵,日軍的火力支援小組根本沒法在稜線後面站住腳。
原因很簡單,這些散兵坑距離平臺邊緣稜線最遠不過五十米,最近只有十來米,躲在散兵坑裡的中冇國步兵僅僅依靠手榴彈就能夠對稜線後面的日軍支援火力進行定點清除,中冇**隊由於缺乏重武器,一直就很重視手榴彈的投擲訓練,不但投擲距離遠,扔得還準,岡崎謙在淞滬會戰就吃過**手榴彈的虧,可不想再觸黴頭。
要想肅清散兵坑內的中冇國步兵,關鍵還得越過五十米的死亡線!岡崎謙堅信,只要皇軍士兵衝進了散兵坑,中冇國步兵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淞滬會戰打完後,中冇**隊的老兵已經大量戰死,新補充計程車兵已經不是皇軍士兵的對手。
這一點,已經在南京東南陣線的淳化鎮證明過了。
當下岡崎謙將手下三個小隊長叫到跟前,命令第2、第3小隊以班組為單位,向山頂輪番衝鋒,不過嚴禁越過稜線,各班組只准在稜線後面露一下頭就必須馬上撤下來,第1小隊則在稜線下二十米處隱蔽待命。
岡崎謙的算盤打得非常精,剛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