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曠野無人,打倒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個終極的目標。如果你把這些當成是你的目標;當你達到以後;就有點像李白“拔劍四顧心茫然”。所以常常有人說;我考上大學了;我沒目標了。或者說我嫁了個好老公了;我也沒目標了。目標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立的。沒有目標的人;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自己沒有確定性;又怎麼去生機勃勃地走過你的一生?怎麼走過或者豔陽高照的日子;或者颳風下雨的日子呢?

怎樣的目標才能獲得幸福?

對於“幸福”;其實這個問題我曾經茫然過。上個世紀80年代;我還在做衛生所的所長;有天我看到一個故事;我的心都擰起來了;我覺得我畢淑敏活得好慘啊。這個故事說;歐洲有個國家在徵詢“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報社在如雪片一樣飛來的來信中選擇;最後得到結論:有四種人是最幸福的:第一是剛剛給孩子洗完澡的媽媽;第二是剛剛治好了病人在醫院門口目送病人遠去的醫生;第三是在海灘上剛剛築完了沙堡看著自己傑作的孩子;最後一個答案是寫完了作品最後一個字的作家。我看完了就傻了;這四種情況我都集於一身;但我怎麼一點都沒覺得幸福呢?我沒有享受過那種幸福;匆匆忙忙地就掠過了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

四條我都集於一身;但是我卻沒感到幸福;我當時想“麻煩了”;我這輩子已經沒什麼指望了。人家透過選舉選出來的這幾種情況;我有幸全部都套在身上;可是就是沒什麼幸福感。我覺得這不是人家的問題;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心理不健康;如果我不解決這個問題;今生今世我和幸福就“擦肩而過”了。就算是迎面碰上幸福;也不認識它;這是多麼悲慘的事情啊?

畢淑敏三答現代人的“幸福感”(2)

後來我就覺得幸福不是那種驚天動地的事;不是什麼“敲鑼打鼓”的事;也不是別人“封”給你的。生命中溫暖的瞬間、美妙的時刻;那種在我們心中可以久久去體味的真情;就是幸福最樸素的本質了。我把這件事情想通以後;真的覺得如釋重負。

幸福到底是什麼?

費爾巴哈說:“人活著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使你幸福。”經濟學家茅於軾的一句話說:“我快80歲了;我才想明白幸福這件事情。人就要讓自己一輩子的幸福總量最大化。”我們每天都花大力氣去經營股票;為什麼不好好去經營我們的幸福呢?

所以;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文中部分參考畢淑敏講座《女心理師和現代人的心理》)

畢淑敏簡介:

著名作家、註冊心理諮詢師。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Ru房》、《女心理師》等。

出於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對公眾心理的人文關懷鐘南山院士呼籲:

中國急缺專業心理師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 2008年04月20日 來源: 南方日報

特別策劃

幾乎所有的自殺者都有精神疾患;的人可能患有抑鬱症。這個數字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你的十個朋友裡就可能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其中包括無數的作家、詩人、藝術家、明星、名人……他們有的以死亡結束與抑鬱症的戰鬥;有的成為勝利者;有的依然在痛苦之中掙扎。

針對目前抑鬱症患者在中國的人數猛增;鍾南山認為;中國人的傳統性格比較隱忍;習慣把事情壓抑在內心。同時也是愛面子、“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在作怪;患者往往把得抑鬱症看成是“丟人”的事情;不願意去看正規的心理醫生。另外;中國的專業心理醫生太缺乏;總體水平也不高。而在西方;心理學的研究水平在整個國家學術研究中都能夠排在前二三位;一些都市白領平時即使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會主動地向專業心理醫師諮詢。鍾南山指出;抑鬱症早期的防治比後期的治療更重要。而他也指出;中國現在最缺的就是專業心理師;對於心理疾病;應當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更多重視。

“完美主義”心理作祟

面對當前抑鬱症幾近於氾濫的嚴峻形勢;鍾南山認為;隨著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