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大明官妻,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全,我們就不要去那個地方了吧。”
“沒事兒,”走過一條漫長黝黑的小巷子,終於到了目的地,和五年前相比,這裡似乎更加破舊,只是到底還有一些人生存過的痕跡,顧綰頓時心中一陣安定,可是走了進去的時候卻發現裡面住著一群乞丐。
而且並沒有熟悉的人,顧綰頓時有些失望。
“五年前住在這個地方的孩子們都去了哪裡?”
那些乞丐們沒有回答,顧綰扔了幾個銅板,方才有人回答道:“有人照顧著呢,五年前就搬到衙門最近的房子去住了。”
顧綰頓時一陣恍然,那個地方不就是她原來住的地方嗎?
顧綰帶著秀珠又回到了那個地方,敲門之後,出來開門的是一個看著有些眼熟的半大少年。
“夫人?”
顧綰但是有些呆愣,似乎想不起來眼前的人是誰,這個半大少年驚喜的跑到屋子裡,大聲喊道:“小玲姐,夫人回來了!“
話音方才落下,一個略微有些清瘦的女子便跑了過來,看到顧綰之後就直接跪了下去。
“夫人,您終於來看我們了。”
顧綰頓時有些意外,她趕緊把小玲給扶了起來,開口說道:“快到屋子裡去吧,外面冷。”
到了屋子裡之後,顧綰身邊便圍了一群小孩子。
其實顧綰當初離開的時候,由於時間緊急並沒有考慮那麼多,所以這些事情,只可能是王偕做的。
“當初您走之後,你的夫君找到我們,把我們安置到了這裡,而且每年還會給我們一筆錢,這裡還接受了不少流浪的孩子。”
不知道為什麼顧綰此時竟然突然想起來那個呆頭呆腦的小和尚。
“那個小和尚在哪兒?”
那個善良又愚笨的小和尚倒是讓顧綰印象深刻。
“大師雲遊去了。”
“倒是符合他的性格。”
顧綰又和這位聊了幾句,本來是想要在這個地方住的,可是這個地方小孩子太多,根本就沒有任何住的地方,所以顧綰只得和秀珠找了一家客棧暫且住下,等到明日再去尋找王琦公的下落。
顧綰和秀珠在客棧之中休息了一晚上,然後第二日就開始四處尋找王琦公的下落。
這王琦公宣告頗廣,自然是很容易就打聽到了他的下落。
此時王琦公橫在太原袁公的住所,這位袁公輩分極大,乃是前朝的禮部尚,身體欠佳才找得王琦公前來,
顧綰找到了府上稟明瞭來意,自然是很快就找到了人。
只是找到王琦公的時候,並未見到含微等人。
說來顧綰和王琦公已然數年未見。
王琦公看起來倒是越發健碩,倒是不像是六十歲的老者。
王琦公自然知道此時王偕和顧綰的關係,只是除了嘆氣,他這個做長輩的也沒有任何辦法。
顧綰因為要等含微等人,自然暫時只能跟這位在一起。
索性也在這袁公的住所內住下了。
就等著什麼時候,這含微等人能來這裡診治。
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節
信中仔細交代了夏仕的狀態,還有顧綰的近況,最後還寫了句謝謝。
只是顧綰不知道等到王偕收到信的時候,已然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這一日正是年節,幾人在暫住的小院子裡。
秀珠做事情很麻利,能在顧綰做飯的時候打個下手,夏仕的身子也好了不少,只是人卻越發的沉默了起來,含微倒是和以前一樣的沒心沒肺,雖然少了兩根手指,不過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只要不耽誤吃飯,什麼都沒有關係。
顧綰自然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顧綰想著夏仕身子不是很好,就索性把飯菜做的清淡了一些,本來想請王琦公一起來過節,可是那位說是有老友相約,不便前來,顧綰也沒有強求。
太原的夜晚,正是萬籟俱靜之時,突然一聲煙火,年節之下的炮仗聲此起彼伏。
顧綰站在二樓的窗戶下,手中還端著一碗餃子,按照北方的習俗,過年節的時候要吃餃子,此時的顧綰不禁想起來王偕此時應該也在北方,卻也不知道他此時和誰一起過年,有沒有和她一樣,在這個時候突然想起來汝端。
此時秀珠在樓下喊道:“夫人快下來吃吧。”
顧綰楞了一下,而行笑著走下樓梯。
大軍行進總會慢一些,王偕坐在馬車中,掀開車簾,看到天空中飄散的鵝毛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