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章 娘娘賜婚,變臣,宇十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皇后湊趣道:“萬歲的詩寫得也好,當年寫給妾身的那句‘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讓妾身感動不已,如果萬歲不是煩心國事,而像江安義那般士林悠遊,定然不讓他專美於前。”

石方真又發出一陣開懷的笑聲,道:“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過,朕還是很高興。寫這首詩的時候你剛懷著安壽,一晃安壽都有了孩子,唉,時光飛逝,一晃你我都將老矣。”

“萬歲何出此言,你春秋正盛,妾身還要跟在您身邊千秋萬載呢。”王皇后急道,眼中起了霧意。

石方真搖頭不去辯駁,感嘆道:“人生難得古來稀,算來範先生今年倒是古稀之年了,不知身體可還康健?”

王皇后笑道:“萬歲既然掛念範夫子,不妨派使前去慰看,賜杖贈金以全當年師生之義,也讓天下士子知萬歲尊師重教之心。”

“梓童此言深得我心。”

夜色已深,龍榻之上石方真早已入夢,王皇后卻在一旁翻來覆去睡不著,太子近日的作為和黃喜出宮讓她心有不安,難以安眠。紅燭映著羅銷帳一片通紅,帳內錦被壓得她有些喘不過氣來。

天子提及範夫子,感嘆良師難得,偉兒身邊也缺乏良師。原本江安義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此人是國士之才,專門用來教導偉兒有些大材小用,如今他在化州做得風聲水起,更不可能調回京中。在富羅縣時,江安義還會寄些日記來,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講些百姓疾苦,增長偉兒的見識,連丈夫也誇讚他用心良苦。可是到了化州後,政務繁雜,好久都沒有私信寫給偉兒了。

偉兒身邊的周處存等人,才學倒是有的,可惜一味想著討偉兒的歡心,見偉兒喜歡民間趣事,便編了本《夜語閒話》讓偉兒解悶,而後那些文人寫了什麼《空齋聽雨》、《野村狐話》等亂七八糟的書來迷亂太子,被丈夫知道後嚴厲處治了幾個,才剎住這股歪風。

偉兒正值年少,東宮之中美色不少,不能讓偉兒耽於美色玩樂之中,要不然天子厭棄,更換太子,那一切都完了。腦海中閃過黃淑妃冰冷的笑容,王皇后驚坐而起,出了一身冷汗。

在宮女的侍奉下重新更換了褻衣,王皇后重新回到床上,靠在床頭想著心事,趁著事情尚可收拾,明天自己去趟東宮,把那些狐媚趕出宮去,將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樂之所拆除,讓偉兒這段時間安心讀書,不許周處存等人再帶著他四處遊玩。

萬歲說的對,慈母多敗兒,為了偉兒的將來,自己不能手軟,把偉兒的用度要縮緊,省得他有錢到處亂花;直學士中江安義和張玉誠都不在京中,特別是張玉誠為人老成,多次規勸偉兒,自己要讓萬歲再選用兩個這樣的人在偉兒身邊。

天子屢次提到江安義是國士之材,這樣的人將來是偉兒的助力,自己要把他牢牢縛在太子身邊。可是後宮不許干政,自己該如何做才能拉攏江安義?給權是給不了,給錢是笑話,自己手頭寬鬆靠的還是人家的香水乾股,結親也不合適。

突然,王皇后思緒又重回到結親兩個字上來。她聽天子講過一件事,當初北漠利漫王子進京求親,為免安壽遠嫁北漠,天子下旨諸王選送適齡郡主進京,被利漫王子選中的安陽王之女是江安義護送進京的,當時李家有兩女跟在江安義身邊一同進的京。

侄兒王知至因此兩女與江安義發生爭執,被江安義打了一巴掌,自己要替侄兒出氣,反被天子訓斥,五弟和侄兒也因此事惡了天子,到現在還被天子記在心裡,怕是難再有起色。那兩名女子叫什麼來著,王皇后皺著眉頭想了半天,只記得其中一個是太僕寺卿李明行的侄女,另一個則是李家普通的族人。說來也怪,偏生那個普通族人嫁給江安義為妾,而李明行的侄女反而含恨出京。

王皇后記起三嫂幾日前進宮閒話時跟自己提到過,李明行的侄女回到家中,與人議了親,偏生沒等過門就死了丈夫,後來不知所蹤,最近冒出來說是又要嫁給江安義,李家記恨江安義在仁州清田時逼死了李師友,提了一大堆條件,聽說此事又擱置了下來。

王皇后的嘴角露出微笑,朝堂大事自己不能干涉,婚喪嫁娶可正是自己這個天下之母該管的事。如果自己能促成這門親事,既能讓江安義感恩戴德,堅定地站在太子一邊,又能拉近李家,使李家與王家關係密切,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計謀,就連萬歲也會樂見其成。

第二天午時初,李明行散朝歸家,轎子在府門前落下。管家上前撩起轎簾,低低地聲音告訴他,“宮裡路公公來了,說是有事找您。”

李明行一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