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雙國士,變臣,宇十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田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依律行事,官員多佔有的田地納稅便是。”
“如果像偉兒你所的那樣簡單就好了。”石方真苦笑一聲,用手沾著杯中的茶水,在桌上畫起來,道:“國家的田地分為幾類,一是勳爵受封的田地,這些田是公田,有免除稅糧和差役的特權。但這些勳爵們除賜田外還自購有田地,這些田地按律除了官階減免外都要納稅。可是你想想,打個比方,誰有膽子找你叔父寧王,你大伯申國公收稅去。”
石重偉吐了吐舌頭,沒有做聲。
“還有便是世家的田地。拿韋相來,丞相官居二品,可免田稅九千畝,但你想想韋家的田地可只九千畝。光這次清仗韋相就交出納稅田地三千一百多頃,三十多萬畝啊。”
石重偉吃了一驚,驚問道:“怎麼有這麼多?”
“多,這還只是部分。韋氏家族有多少人?居官者有多少,估計數以百計,取得功名的又有多少?按《大鄭律》去套算,韋家至少可減免田地十餘萬頃,而其他世家的數目也不會。”
石重偉撓了撓頭,被父皇報出的數字驚呆了,光世家手中的田地就抵得上五個州的田地總數了,難怪國庫沒錢,錢都被這些人圈走了。
“官員們按階減免,一個九品京官,買得起一千六百畝田嗎?朕告訴你,只要當了官,就有人往你家送田送地,讓你坐收好處,而那些送地的人也能少些稅賦,還可以減免徭役。這些官員,吃著國家的俸祿,卻挖著國家的牆角。”石方真憤然怒道。
“抓住這些貪官,把他們都免了。”石重偉臉脹得通紅,緊握拳頭吼道。
“哈哈哈”,石方真被太子的童語逗得開懷大笑。
良久,石方真止住笑聲,道:“普通百姓家境困難,種田難以維生,江安義出身貧寒,對此深有了解。所以,他想出這個法子,想變‘度人而稅’為‘度地而稅’,普通百姓因此會少交稅賦,日子會好過些。”
“只是那些坐擁萬頃良田富貴人家怎麼捨得交稅給國家,如果朕現在強行按江安義所的辦法實施,江安義必然成為眾矢之的,剛才朕也了,對世家尚投鼠忌器,何況江安義,他能向朕直言進諫,是冒著身死破家族滅之險。此子有經緯地之材,又懷忠君愛國之心,真乃無雙國士也。偉兒,你要記住,將來身為君王,要以國士之禮善待之。”
國士,這是子對臣下的最高評價。石方真對著太子道:“朕此次為你選擇的八名直學士,年紀都不大,都是朕留給你將來用的人才。江安義,忠君愛國,才華橫溢,文武兼濟,國士無雙;韋佑成是你姐夫,家學淵源,才華出眾,是信得過的人,將來可以與江安義平衡;張玉誠,此人德才兼備,勇於任事,是六部尚書的人選;何子英,熟知律法,為人剛直,可任之為御史;崔元護,出身世家,謙謙君子,溼潤如玉,可用於禮部……”
石方真語重心長,娓娓教子,石重偉用心默記。靜心亭中,父慈子孝,一片和穆。太陽快要沉沒西山之時,崇文館八個直學士已經誕生了。
拿起江安義的奏章遞給劉維國,石方真道:“將這條奏章封存在御書房,今日之事知地知你我三人知道,絕不可洩漏出去。劉維國,你讓人暗中通知江安義,讓他不要對外人言起,即使是他的老師也不要。讓他耐心等待,等朕將這條奏章拿到金殿宣讀的那。”
石方真望著西邊的斜陽,喃喃自語道:“此次問策中有不少辦法可以施行,鼓勵百姓從事百業,開採礦藏增加國力,嚴厲監管土地買賣,禁止私相投獻,這些朕會一一頒旨實施。但願此次清仗土地能多清繳些投獻的土地,讓稅賦相對公平些。朕騰出手來慢慢削弱世家權力,再從世家勳貴手中奪出些地來,那時按江安義由田納稅的阻力便些,只是不知要多久時間。如果是十年,朕尚能親力為之,如果要二十年,朕年近花甲,精力不濟,怕到時有心無力,恐怕要靠偉兒你來實施了。”
夕陽西下,將下最高貴的父子的身影投在湖中,落在荷葉之上。一陣風來,荷葉搖擺,驚起鷗鷺,劃破了湖面的寧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