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部分,都市流氓將軍,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別是他的“墨梅圖”更是冠絕,與鄭板橋的墨竹齊名,被稱為“清代書畫二絕”。入選“衡陽民間國寶”的《墨梅圖》就是一幅畫梅傑作。該畫以水墨繪一老梅蜿蜒橫斜,上不見結頂,下不見根底,主幹鐵骨挺拔,周身蒼皮蘚苔,枯眼斑斑。虯枝曲折盤環,枝蕊參伍交錯,給人以老樹繁花、生機勃勃的感覺。畫上題詩,讓人更能體悟到“兒女心腸,英雄肝膽”的意境。彭玉麟一生畫了上萬幅梅花圖,他在每幅梅花圖都題上以梅花寄情的詠梅詩。這些號稱“梅花百韻”的詠梅詩,寄託了彭玉麟一生對梅姑的愛戀、思念、牽掛、自己的愧疚和悔恨。如“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託梅花”,“三生石上因緣在,結得梅花當蹇修”,“頹然一醉狂無賴,亂寫梅花十萬枝”,“我是西湖林處士,梅花應喚作卿卿”,“平生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鐵,始終不負歲寒盟”,“阿誰能博孤山眠,妻得梅花便是仙。儂幸幾生修到此,藤床相共玉妃眠”,“我家小苑梅花樹,歲歲相看雪蕊鮮。頻向小窗供苦讀,此情難忘二十年”,“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別有閒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自從一別衡陽後,無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滯人舊夢到瀟湘”,“故園訊息誰通訊,玉瘦香寒總不知;驛使未歸江路遠,教人何處寄相思”等等。這些詩句纏綿悱惻,款款深情,悲愴傷感,字字泣血,感人肺腑,摧人淚下。三、一心一意推動晚清的水師建設,成為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彭玉麟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早年是個書生,後投筆從戎,加入了曾國藩的湘軍。由於他在與太平天**隊的作戰中驍勇善戰,善於謀略,富於創新,在咸豐三年湘軍主帥曾國藩讓他創立了湘軍水師,購買洋炮,製造大船,訓練將士。第二年他率領湘軍水師於湘潭之戰擊敗太平軍,後隨軍攻陷嶽州,在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後來他率領的湘軍水師在江西湖口被石達開打敗。於是他整頓水師,配合陸軍於大敗太平軍於樟樹鎮、臨江等地。接著,他率領的湘軍水師與楊載福的部隊一起攻佔湖口、九江、安慶,升任水師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佔天京(今南京)的戰役中,他親率水師策應曾國荃的陸師沿長江東下,堵截天京護城河口。第二年他與楊載福等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斷絕了天京糧道,成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在剿滅了太平天國後,他一心撲在清軍的長江水師的建設中,為清軍的這支水師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後來長江水師被李鴻章全盤接收,成為北洋水師最主要的力量。彭玉麟成為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四、足智多謀、兇悍勇猛、無畏生死。彭玉麟長於計謀,應變有方,作戰勇猛,善馭部眾,在湘軍中素著威望。彭玉麟作戰時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謀和無畏生死。史料記載的小孤山之戰,當湘軍水師進攻小孤山時,太平軍“緣岸列炮,丸發如雨”,艦艇若無遮擋,水師官兵不得不思考“避炮子之方”。但試驗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彭玉麟想出一招“以血肉之軀,植立船頭,可避則避之,不可避者聽之”。他親自率先“植立船頭”,只說一句:“今日,我死日也。義不令將士獨死,亦不令怯者獨生矣。”於是,他親率湘軍戰船勇往直前,直撲小孤山,太平軍岸炮齊發,湘軍水勇則“出其矯捷之身手,與敏銳之眼光”,能躲則躲,不可躲則成仁,“有俯側避炮者,皆目笑之,以為大恥”。在太平軍的猛烈炮轟下,湘軍死傷雖眾,但仍然“戰兩日破之”。彭玉麟十分高興,寫了一首詩:“書生笑率戰船來,江上旌旗耀日開,十萬貔貅齊奏凱,彭郎奪得小姑回。”並製為詩箋,分送好友。可見彭玉麟真是“日日爭命於鋒鏑叢中”,“百戰功高,仍是秀才本色”。五、一生六辭高官,卻在年邁時臨危受命,抵禦外敵。第一次是辭去安徽巡撫(相當於安徽省長)之職。當時是在咸豐十一年,彭玉麟官職是安徽布政使(相當於副省級)銜水師統領。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把所屬三個省份的巡撫任給他的三個親信,任彭玉麟為安徽巡撫。他卻一連三次辭謝,其理由是已習於軍營而疏於民政,請朝廷勿棄長用短。朝廷真只好收回成命,改任他為兵部侍郎,依舊留在前線督帶水師,他這才坦然接受。第二次是在同治四年二月,朝廷任命彭玉麟署理漕運總督。漕運,就是解往京師糧食貨物的水上運輸業。漕運總督掌管魯、豫、蘇、皖、浙、贛、湘、鄂八省的漕政,是眾人所垂涎的天下一流肥缺。但他又兩次謝絕,理由除了不懂漕政外,又加上性情褊急、見識迂愚,不會與各方圓通相處。朝廷只得作罷。第三次是在同治七年六月,彭玉麟上疏請辭已當了六七年的兵部侍郎。原因是當年從軍時,三年母喪只守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